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正文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016-10-24 11:19:4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尔雅王国维时代及《人间词话》内容(十六) (6)

王国维时代及《人间词话》内容(十二)已完成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所作。

?

?

?

? A、秦观 B、晏殊 C、晏几道 D、王国维

我的答案:B

2

“欲寄彩笺兼尺素”中,“彩笺”和“尺素”都指书信。

我的答案:√

3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描写了春秋季节的变化。

我的答案:×

4

“欲寄彩笺兼尺素”中“兼”使得这句词有矛盾。

我的答案:√

5

“槛菊愁烟兰泣露”中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

?

?

? A、对偶 B、比喻 C、拟人 D、通感

我的答案:C

6

王国维认为自己在“菡萏香销翠叶残”中悟出了美人迟暮的感觉才是真正了解和读懂了词的真意。

我的答案:√

7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中“彩笺”和“尺素”表现了两重相思。

我的答案:√

8

“菡萏香销翠叶残”的下一句是:

?

?

?

? A、众芳芜秽 B、美人迟暮 C、小楼吹彻玉笙寒 D、西风愁起绿波间

我的答案:D

9

王国维认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作者是? ?

?

?

? A、姜夔 B、李清照 C、柳永 D、晏殊

我的答案:C

10

下列哪一项对王国维《人间词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A、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所作的词的眼界气象远胜于温韦 B、王国维认为词有境界,则自成名句 C、王国维由晏殊《蝶恋花》词联想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境界。 D、王国维对“境界”有明确的定义和论述

我的答案:D

11

对于南唐李璟的《山花子》,王国维最推崇的是其中“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我的答案:×

12

晏殊的词《蝶恋花》第一句“槛菊愁烟兰泣露”运用了移情的方法。 我的答案:√

13

王国维从哪首词联想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 ?

?

?

? A、《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 B、《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C、《青玉案·元夕》 D、《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我的答案:A

14

王国维提到的三种境界是()的体会。

?

?

?

? A、王国维 B、从其他词人身上获得 C、从不同词作上获得 D、从历史词评中获得

我的答案:A

篇二: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并答案

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靖远二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

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进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肉体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

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

一个都不存在。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说话能力增强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强了,千里之外的声音

居然能够听到。

B.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

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

身体上面。

D.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

的说话机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

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B.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

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手,手机也就不具备了存在的的意义。D.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动了手机的

普及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书写能力、

记忆能力,人们有时甚至失去了自我。

B.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

的情形是一致的。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

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D.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

令人们心绪难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

曰:

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

,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摘自《晋书·李密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疏,奏章。亦指上奏章。 B. 醮,古代称女子再嫁为醮。

C. 服阕,指宫廷中缺少为皇帝及太子服务的官员。

D. 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有时也专指读书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改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5分) 译文: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分) 译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8.颔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9.体会颈联中“日悠悠”“几度秋”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两句,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庄子·逍遥游》指出, _,_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拍摄过《上错花轿嫁对郎》、《青青河边草》、《红楼梦》等影视剧的扬州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寄”、“啸”两字出自于《归去来兮辞》的, 两句。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

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

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林冲与众人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yA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谢。”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於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勺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军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役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役责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给管营的书礼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一句小说内容,探究“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D.林庚在文革中被选调入“两校写作组”,被人视为其污点,而从他对待江青送花的态度看,他并非刻意参与到政治中。

E.林庚并不具有显赫的地位,不被人崇仰供奉,却以其人格魅力被学生永远铭记,这是一个老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评价。

(2)钱理群说林庚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全文,说说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这“精神财富”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 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

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 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 林庚不卓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

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清楚。”钱理群说。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第Ⅱ卷 表达题

相关链接: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

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选自“百度百科”) ①李小明在这次学校举行的"诚信"讲演海选比赛中,台风稳重, (2)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 进入复赛。

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②莫言讲起他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 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③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令人讨厌。 林庚还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窗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偶便手脚乱A.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夸夸其谈 动。他还酷爱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的空地放风筝。(《张鸣访谈录》) B.夸夸其谈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C.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娓娓而谈 A.林庚先生早年名声很大,曾位列“清华四剑客”和“北大中文四老”,但后来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 D.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B.林庚先生上课注重形象,讲究穿戴,或中或西,风度翩翩,加上教态大方,吸引了学生们全神贯

注的倾听。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C.林庚先生隐退后不再为学生们上课了,所以钱理群才会建议学生们去接触、拜访林先生,以期从 A.本次大赛本着继续扶掖杂文新秀、普及杂文尤其是荒诞为宗旨,这让我们在欣喜 他身上得到教益。

之中再一次见证了荒诞杂文确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B.虽然多家媒体报道了“气功大师王林涉嫌杀害弟子邹勇”的消息,但截至到7月

6分)

23日上午,警方尚未确认邹勇死亡及王林雇凶杀人的最新消息。

C.从《失恋33天》到《小时代》等,业内人士虽一直在诟病它们缺乏电影的叙事强度和视听强

度,但正是这些“电视剧化”电影成为去年票房最成功的几部中小成本电影。

D.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势,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发展。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这位20世纪科学

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说:“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 什么时说:“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 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去月球 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B.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C.这简直不可思议。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D.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这是无法想像的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凤凰网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① 。② ?除去具体的生理意义,它仅仅是一种荣辱观念的具体反映,还暗含了某种社会行为潜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生存,人情法则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也并不相同。③ ,根本不以求回报作为“做人情”的第一目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情形之下,一个人面对同学,单位同事,社会朋友等诸多层面的社会关系,这时其“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

17.右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 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5分)

大名鼎鼎的环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2013年对20个国家的“态度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根据自己拥有的物质来衡量成功”,高居世界第一,比居于第二位的印度(58%)高出13个百分点,比接受调查的二十个国家的平均比例(34%)高出37个百分点,比所谓“金钱万能”的美国(21%)高出50个百分点,比福利国家瑞典(7%)高出64个百分点。此新闻,在国内媒体上引起不小的震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三:第三专题情景式默写答案

必修四第三专题情景式默写补充 答案

一、《氓》

1. 《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卫风·氓》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少年时在一起愉快地生活情景的诗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卫风·氓》中女子痛斥男子对爱情不专一的语句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二、《离骚》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包含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8、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9、我们可以从《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10、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11、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唯恐时不我待:“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2、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3、《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1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自我意识)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5、在《离骚》中,表现屈原心忧百姓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表现屈原誓死追求真理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6、表现作者美好的名字是先人所赐的: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7、作者美好的品格则是自己注重修养的结果: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8、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写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19、诗人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注: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

20、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句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1、“内美”“修能”兼备,报国之心可鉴,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楚王)的引路人:乘骐骥以

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2、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表明对楚王忠心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3、背诵课本第59页底下的屈原《离骚》中的名句: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曼,同“漫”。)

三、《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四、《登高》

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5.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6.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琵琶行》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 .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和《琵琶行》的“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法相同。

3.北宋词人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尽汉

妃一曲,江空月静。”其中“玉盘大小乱珠迸”由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句化来,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举,形象地表现了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结句“江空月静”,以空廓沉静的月夜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和《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异曲同工。

4.苏轼《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其中“泣孤舟之嫠妇”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四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5.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9、《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第一乐段时兼用比喻和摹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急切而愉悦。第二乐段轻快流畅后又逐渐缓慢下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第三乐段发展得很快,“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热烈而紧张。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六、《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七、《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八、晏殊的《蝶恋花》

1

2、用烘托手法,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同病相怜的景物是:槛菊愁烟兰泣露。

3、《蝶恋花》中以乐景写悲情,以景物的冷漠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的句子是两处:(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2)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4 三句把女主人公孤独、迷茫、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刻画得淋漓尽致。

5、写音书寄远的愿望与无处可寄的残忍现实的句子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九、柳永《雨霖铃

1、柳永《雨霖铃》一词中渲染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味的句子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全词上下片过渡的句子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5十、《声声慢》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

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

4、《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5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

    尔雅王国维时代及《人间词话》内容(十六)(6)王国维时代及《人间词话》内容(十二)已完成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所作。????A、秦观B、晏殊C、晏几道D、...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