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经典句子 > 2017最感人的句子 正文 本文移动端:2017最感人的句子

2017最感人的句子

2017-02-09 06:42:4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6123随笔——对得起那捧情怀

对得起那捧情怀

——《大还是小》教学随笔半坡店乡南街小学 李艳

《大还是小》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识字教学是低学段的重头戏,所以在这一课的识字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趣味性和方法性。识字时,我设置了玩生字卡片和猜谜语识字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我还利用小口令“用眼看仔细,用心记一记”引导孩子观察字形,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笔顺,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描红,仿写练习,学会正确书写汉字。写字时,我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这也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我充分利用孩子以前的学习经验,发展并完善他们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所有的策略均以孩子为主,旨在促进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当然,学习过程中,儿童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表演读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掘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上我鼓励各小组展示读,变“讲台”

为“舞台”,使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各小组展示时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更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与此同时,我还我设计了(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两个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再次引导孩子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课堂是孩子的,就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然后我引导孩子思考:“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并启发孩子们表达。也正是孩子自由表达时最感人了,听,张晓坤说:“我不想长大,因为我害怕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变老。”李宇梵说:“我不想长大,那样我就不能享受爸爸妈妈给我的温暖了。”李金彪说:“我想快点长大,长大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李雨芊说:“我想快点长大,就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很多事情了。”……孩子们的表白跟决堤的水一样喷涌而出,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又能放手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去理解文意,何乐而不为呢?

在讲这课之前,我曾再三问自己:我能传递给孩子们的是怎样的阅读体验?我会带给自己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收获?上完课之后,我马上陷入了反思。我们不是一个教书匠,我们也不是在教教材,是在用教材传递给学生阅读的理念,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种生活方式,让书籍成为日用品而不是奢侈品。

众所周知:检验一堂课的好坏不是教师教育技巧的高超与否而是学生真正收获的是什么。“生本课堂”不是一句空谈,我真正认识到一堂课如

果不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岂不成了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这节课上,我尽量在课堂上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语文课上出现的就应该是书生琅琅,就应该是生机勃勃,即使是默读,空气中弥漫着的也应该是阅读的热浪。另外,我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这是一堂富有哲思的语文课,尽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有些难度,但是,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剥夺的,即使他们失败了,这也是有意义的。孩子是有强烈的表达欲的,所以我把表达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去表达阅读的感受,去发表思考的结论。

当然,生本课堂是一条看似简单实则深邃的路,教师怎样去导,学生怎样去学,并不简单地存在于一问一答中。我始终认为:老师的手里应该有一根松紧带儿,让学生有相当的弹力空间,但须有一根绳子去引导学生的发展。

我没有套话版的“万能反思”,我没有情感版的“激情反思”,我的反思,只是从职业信仰发问,从师者仁心发问,从心灵深处发问。问世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我要对得起优秀的教材,对得起孩子的期待,对得起对教育的那捧情怀。

篇二:江苏省阜宁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6年秋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但是 ▲ 。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来麻痹自己, ▲ 一旦安静独处,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搅得人 ▲ 。可是那个声音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的,它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

A.自欺欺人 因为 心烦意乱

C.欲盖弥彰 如果 魂不守舍 B.欲盖弥彰 因为 心烦意乱 D.自欺欺人 如果 魂不守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D.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3.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 )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A.⑤①④③② B.⑤②④③① 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①④③

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而村,并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 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 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 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 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日:“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①,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注?①子本相侔:等到本金和利息相等的时候。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因:按照 .

B. 禹锡亦在谴中,当诣播州 诣:前往 .

C. 虽重得罪,死不恨 .

D. 士穷乃见节义 .恨:怨恨 穷:困窘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子厚才华横溢、政绩突出、人格高尚的一组是(3分)( )

①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③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④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⑤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⑥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A. ②④⑤B.①③④ C. ①②⑥ D. 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柳宗元祖上就曾做过显要的官职,父亲柳镇为了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而且柳镇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B. 柳宗元从小就才华非凡,通达事理,他年纪轻轻就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赞誉,柳宗元主动投入那些公卿显要的门下。

C.柳宗元因为居官清闲,他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恣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不少

经典散文。

D. 韩愈围绕“士穷乃见节义”这一观点,把“平居里巷”时的信誓旦旦和“一旦临小利害”时的落井下石进行对比,表达对柳宗元高尚风义的赞扬与肯定。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3分)

(2)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3分)

(3)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4分)

三、古代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试简要概述全诗表现了哪些田园之乐?(3分)

(2)王维诗素有“诗中有画”之誉,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分)

(3)试分析诗中“未”“犹”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适莽苍者, ▲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2)朝搴阰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3)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 说》)

(5) ▲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昆琶行》)

(6) ▲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賦》)

(7)夙兴夜寐, ▲ 。(《诗经·卫风·氓》)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宁 古 塔

余秋雨

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

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

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

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

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⑤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

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⑥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

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⑦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⑧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

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节)

12. “?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3. 文中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有何作用?(4分)

14. 解释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5. 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

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

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

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

五四之后,近代思想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一大标志,文

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随之有了倾斜。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活动,在作者书写、读者阅读、学者批评诸环节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应该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安身立命的民族之根,正是当下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

(选自2012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7.从划线句子看,作者认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与文学的审美特质并不冲突,如

篇三:八年级语文2016-2017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差使(chāi) 惧惮(dàn) 箱箧(qia)人才济济(qí) ....

B、琐屑(xia)惶急(huáng)拂晓(fú) 猝然昏厥(z?u) ....

C、愧怍(zu?)颓唐(tuí) 瓦砾(lì)全身震悚(sǒng) ....

D、徙倚(tú) 凹凼(dàng) 荒谬(mìu)步履蹒跚(pán) ....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荡然无存 赅人听闻

B、宽厚仁慈 低声絮说 长途跋涉 穷愁瞭倒

C、呆滞笨绌 变卖典质 祸不单行 大庭广众

D、神色尴尬 触目伤怀 微不足道 狼藉满地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

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

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 B.焕发承载 凝聚

C.焕发承担 凝结D.散发承担 凝聚

4、默写(6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时复西归。

(3)木落雁南度,。

(4),恨别鸟惊心。

(5)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

5、下面一段话在表意上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并修改。(4分)

旅游卫视5月4日播出的一期节目遭到众多动物保护者的抗议。在这期节目

中,一只猫当作实验品从四楼抛下,以证实猫从高处摔下是否仍然安然无恙。

据相关资料显示,即使猫在下坠过程中能迅速调整体位,变为四足向下着地,

但这只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仍不能完全避免不骨折和内脏破裂。动物保护

者对这种虐待动物的节目表示愤怒。今天,旅游卫视节目中心负责人表示,今

后将不再播出动物活动实验的节目,并向观众表示致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分)

据兰州日报报道 (首席记者 杨贵智 记者 耿睿 文/图)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

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由兰州日报社主办、省文联、兰州军

区将军书画院协办的“纪念抗战胜利,怀念抗战老兵”书画笔会在兰州日报社

举行。来自全省书画名家及兰州军区将军书画院的近20名书画名家齐聚一起,

挥毫沷墨,以纪念70年前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

远远多于鞭炮和礼炮声。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下面是以战争为

主题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拟一则反对战争的宣传标语(2分)

你拟的标语是:

②下面是组织者拟定的这次主题活动的两种形式,请再补充两种。(2分)

A、请革命老人忆峥嵘岁月;

B、观看战争题材影视作品;

C、 ;

D、 。

③研读下列两类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探究结果(2分)

A、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又3个半月。参加战争的有6个大洲的33个

国家,卷入战争人口达15亿多人,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6000多万人,其中

伤亡3000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达1000万人左右,各交战

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B、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

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

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八路军军歌》 你的探究结果是: 。

三、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题(12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

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

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

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

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

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

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

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

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

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

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

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

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

讲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

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

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

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

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

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

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

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

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

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

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

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

完整地画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

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

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

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

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

8

9

10.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任选一题,

2分)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

11.“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

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一夜长大

叶倾城

①把父亲从医院接出来之后,他经常在傍晚时,推着父亲的轮椅去附近的

小公园散步,那里有一泓湖泊,不时停下来替父亲擦擦嘴边的涎水,温言细语:

“冷不冷?要不要喝水?”

②来探病的朋友吃了一惊:“你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③他也没想过会这样。他在家里赖到二十八九,日子过得生机勃勃:也恋

爱也上班也交友,动不动和父母吵架—不吵不行呀。父亲节俭,保鲜袋用过再

用,一揭开,西瓜上全是鱼腥气;又天真,看到电视上“只要888元”的广告,

就打算打电话,被他一顿臭骂,讪讪地又咳嗽又揉鼻子;这么老大,父亲仍然

会没事翻他的抽屉杂物,他没好气吼过去:“翻什么翻!”

④那天正吃着饭,突然间,父亲的筷子直抖,上面的菜哗哗洒了半桌子。

他抬头一看,父亲口角歪斜,脸色如灰,缓缓地倒下去。这之后,日子一下子

变成:徘徊在ICU门口、交医药费、陪床??还要挣扎着去上班。

⑤由不得他想什么,要给父亲擦身要洗大小便。开始是买成人失禁品,眼

看要生褥疮,于是家里的旧床单全成了尿布。每天带回家洗,洗衣机轰轰不休,

他倒头就着。洁癖不治而愈,曾经的文艺青年,到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在任何环

境下都能狼吞虎咽、见任何床就能呼呼睡着的人。

⑥父亲渐渐醒了,却没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被困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认定这

是一场阴谋,忍不住要对周围的假想敌们拳打脚踢。他笑嘻嘻地打不还手、好

言好语。他认了。这是一笔古老的、二十多年的债务,他得还。

⑦突然没有拖延症了。以前到公司,先开QQ、淘宝、微博??再开WORD,

现在他对领导千恩万谢:这年头,能容下一个家里有病号的年轻人频频请假,

容易吗?就在病房的走廊上,他全心工作,不时看一眼吊瓶。难得入睡的父亲

像枚戒牌,强迫他静心。曾经天天抱怨“没有整块时间”,现在时间零散到以分

钟计,他倒觉得绰绰有余。

⑧也不再是暴燥的楞头青了。医护人员有时说话很冲,他恨得握紧拳头。一意识到,惊出一身汗,赶紧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轻轻地放松:热血青年的不管不顾,是要由长辈来买单的。他能为了逞一时之勇带父亲转投另一家ICU?更

何况,他明白医生说的并没错。他的愤怒,不针对任何人,只缘于自己的无能

为力,只缘于那种叫天不应叫地不语的烦躁。

⑨父亲一场病,拖了一年多,他始终身兼多职,还偷空见过几个天使投资人,

谈他多年的创业梦。父亲状态平稳后,他去递辞职信—再不开始,梦便永远是

梦。他不想“子欲养而亲不在”,也不想“徒有梦而身不由己”。

⑩前上司拍拍他肩膀:“我看好你,孝顺的人,无事不成。”孝顺这个词,又

熟悉又古怪,第一次放在他身上,他很不好意思,于是认认真真想:什么是孝

顺。

?原来孝顺不仅仅是儿女对父母的爱、依赖与安全感,是把爱化为具体,是

不论多疲倦还是站直,让老去的父母有个依靠;是不计前因后果的付出,不能

回避不能逃避的责任。不能大喊一声“老子不干了”就卸挑子,你做的每个决

定,都是父母晚年的一滴水一粒米,也是你的毕生心安。

?这还是一种人力的无可奈何:无论做了多少,到最后,一定是一场空。父

母只会越来越老,步入死亡,所有的钱、时间、心力,都是扔到黑洞里去。但

这是写在血里的承诺,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根基。

?而他说:也许,我得到的更多。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2月26日,有改动)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事件。(3分)

13、开头的①—③段在文章中具体有哪些作用?(4分)

14、第⑧段的划线部分主要运用了描写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

果?(3分)

15、第?段中“他说得到了更多”。请结合全篇具体说说他得到了哪些?(4分)

16、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孝顺”的理解。(4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7最感人的句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24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2017最感人的句子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