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内容
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内容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还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比如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江苏、上海等地也可以发展更快一点。邓小平进而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篇二:小平南巡讲话内容
篇一:邓小平南巡讲话感悟
读邓
小平南巡讲话要点有感
从国际形势来看,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从国内形势来看,
存在着右倾和“左”倾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
态领域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较量,斗争一次比一次激烈尖锐。“左”倾错误思想蔓延发
展,十分活跃。
正是在这样一种错
综复杂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左”倾错误思想来势凶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已经88岁高龄
的邓小平毅然决定以巡视南方,来扭转被动局面,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潮。
当我们重温这段历
史,对南巡讲话的伟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南巡讲话,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
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讲话回答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对待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态度,警惕右、但
主要是防止左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排除了干扰,明确了方向,将中国改革开放再次推向
高潮。
我突然想起恩格斯
说过的一句话: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
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是不可战胜的。古希腊哲人说:
最难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认识自己。今日的中国今非昔比,今日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
党人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改革创新而创造的。首先,南巡讲话充满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
急迫感。时不我待,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发展良机。其次,南巡讲话清晰地解决了姓资姓社
的问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
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南巡讲话赋予了发展以全新的科学的时代内涵,纵观小平
南巡讲话中关于发展的阐述,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综
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的全面进步,这样的观点,在今天,已经成为从中央到
地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这也同样昭示了今天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形势,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了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以后,进一步解放了思
想,排除了干扰,将中国改革开放再次推向高潮。中国的经济有了一个新的形势,对于处在
贫困落后的我国有着巨大的推动。今日的中国今非昔比,今日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
党人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改革创新而创造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对《南方谈话》
的伟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南方谈话,不仅对当时形势有着正确的分析和指导意义,
而且对现在的经济等各项发展仍有重大意义。它更加坚定了中国要走改革开放的路线,使中
国人民更加充分地认识了改革开放的意义。
着眼未来,立足现
在,“小”可安身立命
我想,这位老人给
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政治和国家的宏观思考,也能给我们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启示和思考。我们
并不能因为高考的“革命”成功,有了更好的环境,就放弃或懈怠大学的“改革”,要时时警
惕,保持向上和积极,努力的通过改革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那
么我们担起的祖国的明天就会更加的生机勃勃。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我们应该知道,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积极面对,敢于尝试和创新,用我们的勤奋和智慧去乘风破浪,直
挂云帆。这不仅仅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教育和经验,也是我们的使命使然,我们生来,就应该
是为祖国和人类更加繁荣灿烂的明天。
每每掩卷,那段文
字不多的谈话,总让我体会到“大”能齐家治国,“小”能安身立命的博大和精深。
篇二:专题2 小平南巡讲话
邓小
平南巡讲话专题
2、南巡讲话的内容
解析
谈话的内容主要有
六点:
(1)革命是解放生
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
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
(3)发展才是硬道
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
化。
(5)正确的政治路
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
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
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南巡讲话引起的
反响
(1)本土:“邓旋
风”掀起改革开放大潮
1992年3月26日,
《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南巡第一次正式公之于
众。3月30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东方风来满眼春》。3月31日,《人民日报》等国内各主要
报纸都在头版主要位置转载《深圳特区报》的这篇长篇通讯;中央电视台也在当晚《新闻联
播》之后,用45分钟时间全文播发了这篇文章。从这时开始,神州大地上刮起了一股“邓旋
风”。
(2)外媒:中国正
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新高潮
国外各大通讯社和
其他主要媒体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消息和评论。英国媒体发表评论说:“外国投资者再次涌向中
国。邓小平和改革家们的经济政策看来正在取胜”。德国媒体发表文章说:“这个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可能以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在最近这个10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
工业国家”。日本《东洋经济》发表文章说:“中国正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新高潮。”
(3)美国汉学家傅
高义:没有邓小平,中国不会如此成功
有这些有利的条件,
但如果没有邓小平的领导就不会取得成功。在中国的领导人中间,没有其他人像邓小平这样,
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其他领导人的尊重,以及关于党、政府、军队
和外国事务的经验和知识。在让中国朝着鸦片战争以来领导人就努力要达到的目标前进上,
邓小平体现了把握政治进程的很高的技巧。
4、南巡讲话对当今
社会有何意义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已经过去了20年,它对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仍然是指引中国继续前行
的明灯。
(1)一定要坚持改
革开放的路线,丝毫不能动摇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
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
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20年前的这段话,今天仍然振聋发聩。
因此,今天重温邓
小平的南巡讲话,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冲破一切阻力,克服一切困难,毫不动摇地
把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如果做不到或做不好这一点,那就会像邓小平所说的
那样,老百姓不答应,不拥护,只能是“死路一条”。
(2)一定要坚持敢
闯敢干的精神,丝毫不能动摇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
中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
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
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现在经常听到人们感慨说,眼下社会风气与20年前邓小平发
表南巡讲话时相比,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没有那股“精气神儿”了。
那时,邓小平在南
巡讲话中所赞扬和鼓励的特区精神传遍全国。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丢乌纱帽,只要是
符合改革方向的,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就大胆试、大胆闯,成为人们尤其是各
级领导的口头禅和行为准则。正是有了这种“闯”的精神和“冒”的精神,有了这种“气”
和“劲”,中国改革开放才走出了一条新路,才干出了震惊世界的伟大事业。
反观现在,一些地
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但没有当年那种敢闯敢干的精神了,甚至不敢或不愿揭露矛盾,
解决矛盾。想通过“捂盖子”来维持表面的“稳定”和“和谐”。这些表现,严重违背了我们
党为民解忧,取信于民的优良传统。这种思想作风,从根本上说,就是把个人利益摆在头一
位。为了自己的私利,可以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这样早晚会把我们的事业葬送掉,
把国家的大好前途葬送掉。因此,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南巡讲话,就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和发扬他在南巡讲话中所倡导的那种革命精神,那种为国家为人民不惧怕一切困难和问题的
胆识和勇气,那种敢于正视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的胸怀和眼界。
(3)一定要坚持走
共同富裕的道路,丝毫不能动摇
因此,今天我们重
温邓小平南巡讲话,就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他所倡导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定要彻底解
决和消除目前中国社会所存在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政治体
制改革,克服和解决当前公权力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有效约束、缺乏有效监督、缺乏公开透明
的规范运作以及暗箱操作的问题;克服和消除因国企垄断国家资源所
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极其不公的现象;克服和消除因大量行政经费开支所造成的巨额灰色收
入现象。从而使贫富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尖锐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得以舒缓,保证改革开放的伟
大事业能够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保证中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胜利前行。
(4)一定要把解决
民生问题摆在最重要的地位,丝毫不能动摇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整个讲话之中。其中最重要的体现,是把它作为“姓
资”“姓社”的三个最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即判断是否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应该主要看是否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今天我们重
温邓小平南巡讲话,就一定要毫不动摇地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大众最切身的利益,
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当前亟待解决的,就是一方面通过政
治体制改革和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消除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现象和提高
民众福利支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极大地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通过政府公共财政的二次分配和转移支付,有效地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上学难、看病
难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问题。从而让所有民众都能共享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真正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能够成
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民众,这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巨大贡献。
(5)一定要坚决消
除丑恶的腐败现象,丝毫不能动摇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
讲话中反复强调说“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
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今天重温邓小平的这段重要指示,感
到意义格外重大。
完全可以这样说,
腐败现象如今已成为广大民众深恶痛绝的首要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重大
隐患。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
问题,就要像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要靠法制,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民主法治社会。另一方面,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消除腐败仅靠共产党和政府内部的纪委检查
和监督监察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起包括舆论、民众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监督在内的
一整套社会监督体系。
我们一定要切记邓
小平在南巡讲话中的警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
舟。共产党只有真正消除了腐败,才能真正得到广大民众的真心拥戴和支持,才能领导中国
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6)一定要坚决反
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丝毫不能动摇
正是在南巡讲话中,
邓小平提出了非常著名的论断:“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
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而防“左”,说到底,就是要继续坚决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
义,防止它们在新的时期以新形式阻碍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防止它们破坏和葬送党和国家
的伟大事业。纵观今日,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主要
在党内。一些所谓的理论家和政治家,给坚持按照实践标准推进改革(尤其政治体制改革)
的人们,扣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帽子,以阻挠和破坏政治
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主要阻力。
另外一种则主要在
宣传、教育、理论、文化界。一些人只从本本和教条上宣讲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用马克思主
义分析和说明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又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解决现实问
题的正确方针和路线。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空洞的理论教条,使马
克思主义理论失去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际上是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使这个完全正
确的革命理论变成了被当下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不屑一顾的苍白的理论说教。这两种不同类型
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非常危险的倾向,它们可能在不同的方向上葬送社会主义,葬
送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形势风云突变,社会主义大家庭不战自溃,纷纷倒期落马,此时的
中国该怎么走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亲手开拓和发展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
的邓小平不顾年迈,力排众议,拨正船头,重新将改革开放事业引入正轨,这才有了中国20
年来的大发展。今天,回顾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化改革依然是中国政治经
济生活的核心话题。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不是为了再叨念一遍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继承他
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
篇三:重温小平南巡讲话论文
重温
小平南巡讲话
【摘要】与时俱进,
改革发展才是硬道理!南方谈话的内容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
论指导作用。这主要还是体现于南方谈话的思想与哲理。
【关键字】小平南
巡,改革,发展
【引言】“二十年前,
篇三:南巡讲话有感
沸腾了经济,振兴了中华
——读南巡讲话有感
这学期政治老师推荐我们欣赏一下邓小平爷爷的南巡讲话。对于我们文科本来对于政治不是很喜欢,也不是很关注。当然这些思想在政治老师的引导下已经改变了很多,因此我到网上搜了一下南巡讲话,结果在百度百科上搜到了,复制下来打印了十来页。浏览了一下,但是百度百科只是简介了一下南巡讲话的六点主要内容,不是很详细。然而,从这粗略的简介中,我却很感受到邓小平爷爷当年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风范,作为一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的魄力。
接着,我继续各种搜寻邓小平爷爷当年南巡讲话的原话记录。想更真切的接近感受邓小平爷爷的气息。由于南巡讲话影响之广,很容易就找到了。南巡讲话指的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先介绍一下主要的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当然这六点内容已经是大家广为熟知的了,因为他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都是难以相容。下面就是谈话的内容主要有六点,是百度百科对南巡讲话的描述:
第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二、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第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第六、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对与这六点的评价是前所未有的,因为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后的物质满足,更多的是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我这里就不对这六点内容进行一一详述。因为前任已经诠释的淋漓尽致了,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去解释也难追前人之项背。
我主要想写一些我读南巡讲话原内容的一些感想,一些简介,和对邓小平爷爷风采的欣赏。略有粗糙,仅起抛砖引玉。
1992年1月18日,这是邓小平爷爷已经88岁了,此时他已经退休两年了,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即
使年事已高,却时时不忘国家,时时不忘他的人民。真如他的一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是在中国人的眼里,你是我们的救世主,是你让中国从积贫积弱中走出来,是你把我们从文化大革命的禁忌中拉出来,是你让中国能抬头挺胸的“走出去”,你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邓小平爷爷”。
南巡讲话也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
面对这些世界性的历史难题,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相继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其实,南巡讲话的主线也就是这主要的历史背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彼岸。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八年了,深圳,珠海等其他地方已经发展的非常好了。借此,邓小平首先阐述
了,除了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爷爷很轻松地就将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一些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道路的人散去了,同时也加深了党内和干部群众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重新认识,深刻认识。
另外,邓小平爷爷除了整体阐述了,还分别从六个方面更深一步的解释。
第一、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譬如,安徽“傻子瓜子”问题的解决,凸显了邓小平爷爷的个人魅力,更表现了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的信心。
第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 样。
由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思想束缚,使得很多人都不敢放开的拼搏,不敢试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爷爷总结出了其中关键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三个有利于”很好的打消了人们的思想顾虑。
并且解决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人们心中的疑虑。“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第三、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分析,当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三次世界大站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只有局部战争。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分析了发展中的快与稳的关系和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
《南巡讲话的主要内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91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