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谐音双关对联 正文

谐音双关对联

2016-12-11 10:50:1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谐音对联

谐音对联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 所谓谐音对联,就是利用对联对仗工整这一特点,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分别嵌入同音不同义的字或词,以取得一种语言睿智或暗喻效果这样一种对联。

表现形式

1、谐音替换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来替换,就是谐音替换。例如: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与文学才子纪昀对句为戏。乾隆说:两碟豆;纪均对道:一

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昀应对道:我念的是——一鸥游。

在两人的戏对中,“碟”与“蝶”、“豆”与“斗”、“瓯”与“鸥”、“油”与“游”都是同音,音

同而义不同,属于异形谐音,对得十分工整,读之妙趣横生。

2、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

上是指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所以,谐音双关是由表层涵义联想到深层涵义。例如:

上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下联:壁上几行大字,哪个汉书?

上联中“庄子”是谐音双关,一是说庄园,一是指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下联中的“汉

书”也是谐音双关,一是说“汉子写的”,一是指汉族文字。

3、谐音藏词

利用现有的人们熟悉的词语,故意隐藏本词,只说出其他部分,人们只要从其

他部分去产生联想,就可以理解说话人的本意,叫做藏词。由谐音构成的藏词就是谐音藏词。例如: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该联上联中的“一”字,下联中的“十”字和横批中的“东西”二字都被隐去,真正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此联影射出当时人民生活的穷困潦倒,表达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不满。

4、谐音仿词

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叫仿词。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构成的仿词就是谐音仿词。例如:

上联:民国万税;

下联:天下太贫!

由“万岁”仿出“万税”,由“太平”仿出“太贫”,此联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黑暗。

5、谐音回文

回文的意思是顺念倒念都可成文。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构成的回文就是谐音回文。例如: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里“上”与“尚”、“荷”与“和”,“临”与“林”、“汉”与“翰”都是谐音,所以上下联不论顺读、倒读,字音都一样,可称“绝对”。

修辞作用

1、运用谐音,可收到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例如:

上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大臣,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上联中“相如”是谐音双关,一是指其名“相如”,一是指“相同、相似”的意思。魏无忌是战国时魏贵族“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初大臣。下联中“无忌”也是谐音双关,一是指其名“无忌”,一是指双方“不要忌讳”的意思。谐音妙用,双关两意,别有一番幽默情趣。

2、运用,可表示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例如: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副对联把“八”和“耻”字隐去,属谐音藏词,言外之意是深刻揭露和讽刺了“满口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袁世凯是“忘(王)八”和“无耻”,语言犀利,入木三分。

3、运用谐音,可增强含蓄曲折、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例如:

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

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这副对联巧妙地利用“荷”与“何”、“藕”与“偶”、“杏”与“幸”、“梅”与“媒”构成谐音双关,表面上说的是宴席桌上摆的果品,实际上包含的是李贤招程敏政为婿之事。

4、运用谐音,可让人产生联想,给人想象的空间。例如:

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

下联:刘伶饮尽不留零。

案例赏析

对联一:

塘上李,塘下鲤,李打鲤,鲤沉李起;

园内蜂,园外风,蜂撞风,风进蜂出。

故事背景:金秋时节,话说南方某地乡村有一农家娶媳妇。按照当地风俗,新郎发轿前往新娘家里接亲时,须在轿子门楣的上首即右边,出一上联,交由新娘家里发亲时对。当新郎等一干人马走过路边的一口山塘时,随行的秀才看见塘边的李树上掉下一颗李子,刚好砸在塘里的一群游鱼上,鱼儿们受到惊吓,“哗”地一声就游到水底去了。秀才受到启发,于是口占一联:“塘上李,塘下鲤,李打鲤,鲤沉李起”。

轿子到了新娘家后,新娘的父母亲和其它亲属们看到这个上联,一时犯了难,因为这是对联中最难对的谐音联。按照当地风俗,如果新娘家对不起下联就发亲,就说明新娘家没有人才,是一件很丢脸面的事。于是新娘的父母也请来村里的读书人,并以酒饭款待之。酒席就设在自家菜园内。饮酒当中,读书人发现新娘家的屋檐下,养了一窝蜜蜂。蜜蜂在菜园中飞来飞去,不时有微风拂过。读书人自此获得灵感,于是信笔拈来:“园内蜂,园外风,蜂撞风,风进蜂出”。新郎家带来的谐音对联难题顷刻间就破解了,大家好不高兴!

于是,新娘家终于顺顺当当发了亲。

对联二: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忝列孔子上;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比后生长。

故事背景:话说以前某村有两个读书人,一个老者,一个年轻人。老者是过了乡试的秀才,每以正宗读书人自居,瞧不起年轻人。年轻人虽未经乡试,但也读了不少书,是才高八斗之辈,则以自己文思敏捷而看轻老者。某日,两人约定比试才学,比试的项目是对对联。老者出的上联是:“眼珠子,鼻孔子,珠子忝列孔子上”。在这一联中,“眼珠子”暗喻诸子百家,“鼻孔子”暗喻孔夫子。中国封建社会尊孔的时间居多,历来孔子的声誉都在诸子百家之上。老者自比孔子,而把年轻人比作诸子百家,讥讽年轻人不识相。年轻人看了此联后,完全明白个中含义,于是也出一联:“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比后生长”。在这一联中,“眉先生”暗喻老者,“须后生”暗喻作者自己。眉毛虽比胡须先发生,但后来还没有胡须长得长。年轻人试图以此自然现象提醒老者,虽然你比我年长几岁,但你的才学并不见得就一定比我高。在此轮对联比试中,两人实际上打了个平手。

常见谐音对联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二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四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篇二:谐音对联

因荷而得藕, (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 (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 (和尚) 骨 --苏 轼

水流东坡 (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 (罄) 有余 (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 (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 (秀才)

孔子生于舟 (周) 未

光舞 (武) 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 (枳) 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 (夏)

莲 (连) 子心中苦

梨 (离) 儿腹内酸 --金圣叹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内江三元塔楹联)

孔明 (诸葛亮) 江围 (姜维) 旅步 (吕布) 槽巢 (曹操) 关羽 张飞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三国人物: 鲁肃,攀哙,狄青,萧何

谐音仿词

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叫仿词。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构成的仿词就是谐音仿词。例如:

上联:民国万税;

下联:天下太贫!

由“万岁”仿出“万税”,由“太平”仿出“太贫”,此联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黑暗。

谐音藏词

利用现有的人们熟悉的词语,故意隐藏本词,只说出其他部分,人们只要从其他部分去产生联想,就可以理解说话人的本意,叫做藏词。由谐音构成的藏词就是谐音藏词。例如: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该联上联中的“一”字,下联中的“十”字和横批中的“东西”二字都被隐去,真正的

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此联影射出当时人民生活的穷困潦倒,表达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不满。

谐音回文

回文的意思是顺念倒念都可成文。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构成的回文就是谐音回文。例如: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里“上”与“尚”、“荷”与“和”,“临”与“林”、“汉”与“翰”都是谐音,所以上下联不论顺读、倒读,字音都一样,可称“绝对”。

谐音替换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来替换,就是谐音替换。例如: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与文学才子纪昀对句为戏。乾隆说:两碟豆;纪均对道: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昀应对道:我念的是——一鸥游。

在两人的戏对中,“碟”与“蝶”、“豆”与“斗”、“瓯”与“鸥”、“油”与“游”都是同音,音同而义不同,属于异形谐音,对得十分工整,读之妙趣横生。

双关谐音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词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指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所以,谐音双关是由表层涵义联想到深层涵义。例如:

上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下联:壁上几行大字,哪个汉书?

上联中“庄子”是谐音双关,一是说庄园,一是指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下联中的“汉书”也是谐音双关,一是说“汉子写的”,一是指汉族文字。

另外还有谐音避讳和谐音拈连等。

2常见谐音对联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3闵子谐音对联

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上海秀才下地,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四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八

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

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

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

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

文征明对徐祯卿。“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雪飘僧顶,犹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对雷和尚。“油”谐“尤”,“擂”谐“雷”

十一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醉来非假倒。

“留零”谐“刘伶”,“假倒”谐“贾岛”

篇三:古人的谐音对联,真是妙趣横生

古人的谐音对联,真是妙趣横生!

【导读】谐音联是对联中有一些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多件事或两种内容、多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古人的谐音对联,真是妙趣横生!

【导读】谐音联是对联中有一些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多件事或两种内容、多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

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从小聪颖超群,文思敏捷。他十九岁便中了进士。

一天,解缙参加同僚的宴会,有一大臣,权倾当朝,对解缙的才华十分妒忌,处心积虑地想奚落他一番,就提出让解缙对句,阴阳怪气地出了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借用“锯”与“句”的谐音,讽刺、挖苦解缙。解缙一听,并不示弱,于是对道: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同样是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借用“蹄”与“题”的谐音,用“老畜生”回敬“小猴子”,以牙还牙,对的工整,骂得在理,将老权臣辛辣得讥讽了一顿。

明朝才子唐伯虎与好友张梦晋一日相聚豪饮,皆大醉;二人做成一副谐音联,妙趣横生: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西晋文人,皆能饮。“假倒”、“留零”谐音便生出妙趣来。

清朝大兴“文字狱”,金圣叹被打入死牢,儿子前来探视他。看到儿子,金颇为高兴,迫不及待地要求儿子跟自己对对子。他先出了上联:

莲子心中苦

以“莲子”谐音“怜子”。

儿子泣不成声,哪里还有心思对对子。金大骂:“哭哭啼啼,没出息的东西。”儿子不解:“您明天就要上刑场了,还对这些有什么用呢?”他抚摸儿子的头,微笑着说:“是呀,明天就要死了,现在不对,还等什么时候对呢?”言罢自己对出下联:

梨儿腹内酸

以“梨儿”谐音“离儿”。

金圣叹临死所作的这副谐音联,读来令人心酸。

清末,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位河北人,姓薛;一位江南人,姓娄。后者先发迹,薛南下向他求职。娄说,我出一上联,你先对上再说吧。说完吟道:

江南日暖难存雪

“雪”、“薛”谐音,隐“薛”。姓薛的洞明其意,悻悻北返,另谋生计。

后来姓薛的得志,姓娄的潦倒。娄反倒北上向薛求助。薛说,你以前出的上联,我对出来了:

塞北风高不住楼

“楼”、“娄”一样谐音,也是拒人门外之意,娄回想往事,大惭而去。两个势利朋友的为人不可取,但其所对的这副谐音联却无懈可击。

再来看看其他更多有趣的谐音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此联顺读倒念,读音不变,对得十分巧妙,耐人寻味。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不雨”谐“不语”,“成霜”谐“成双”。

士农工商角徵羽

寒热温凉恭俭让

“工”一本义,一谐“宫”;“凉”一本义,一谐“良”。

黄耉无疆

白圭有瑕

明代白、黄二都指挥集《诗经》戏对。“耉”谐“狗”,“圭”谐“龟”

七菱八落

十榛九空

上联谐“七零八落”,下联谐“十镇九空”

师姑田上担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秀才对和尚。“禾上”谐“和尚”;“绣裁”庇“秀才”。

独揽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为音乐简谱谐音,下联为浙江方言数字1-7的谐音。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三国人物:鲁肃,攀哙,狄青,萧何。

三天不吃饭,胸中无点屎

六月穿棉袄,胯下有汗淋

刘宁对周济。“点屎”谐“典史”;“汗淋”谐“翰林”


谐音双关对联》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36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谐音双关对联
相关文章
  • 谐音双关对联

    谐音对联谐音对联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所谓谐音对联,就是利用对联对仗工整这一特点,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分别嵌入同音不同义的字...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