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拾人牙慧的故事 正文

拾人牙慧的故事

2016-12-10 10:16:1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拾人牙慧的成语故事

【出处】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抄袭别人言论

【近义词】拾人涕唾、人云亦云

【相反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成语故事】晋康帝时建武将军殷浩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他率军北伐攻打后秦姚襄失败而归,被流放到信安,他的外甥韩康伯一直跟随他,他每天教外甥用兵之道。韩康伯自以为学到了精华,经常对外夸夸其谈,殷浩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

篇二:成语故事

四上必读书目《成语故事》梳理

1.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南柯一梦:淳子棼 东施效颦:东施 江郎才尽:江淹 赴汤蹈火:晁错投笔从戎:班超 鹤立鸡群:嵇绍 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吴起 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岳飞鞠躬尽瘁: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抱薪救火: 谋士苏代 望洋兴叹: 河伯 叶公好龙: 叶子高 草木皆兵: 秦王苻坚 邯郸学步: 寿陵少年 请君入瓮: 周兴鸡鸣狗盗: 孟尝君 不学无术: 霍光四面楚歌:项羽一饭千金:韩信借箸代寿:张良断虀画粥:范仲淹 东床快婿:王羲之 一箭双雕:长孙晟 如鱼得水:诸葛亮 杀彘教子:曾参扑朔迷离:花木兰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爱屋及乌:周武王 安步当车:颜斶chù 闭门思过:韩延寿 兵不厌诈:重耳闻鸡起舞:祖逖 卧薪尝胆:勾践 图穷匕见:荆轲 势如破竹: 杜预 对牛弹琴: 公明仪 退避三舍: 重耳 按图索骥: 孙阳 如火如荼: 夫差 胸有成竹: 文同 枕戈待旦: 祖逖 不寒而栗: 义纵 约法三章:刘邦 胯下之辱:韩信 才高八斗:曹植 韦编三绝:孔子 学富五车:惠施 小时了了:孔融 刮目相看:吕蒙 割席绝交:管宁 举案齐眉:梁鸿 目不窥园:董仲舒 按兵不动:赵简子 半途而废:乐羊子 鞭长莫及:晋景公 病入膏肓:晋景公 入木三分:王羲之破釜沉舟:项羽 三顾茅庐:刘备 高山流水: 俞伯牙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洛阳纸贵: 左思 后来居上: 汲黯 望梅止渴: 曹操 唇亡齿寒: 晋献公 精卫填海: 精卫 暗度陈仓:韩信 项庄舞剑:刘邦 运筹帷幄:张良 煮豆燃萁:曹植一字千金:吕不韦 一毛不拔:杨朱 不求甚解:陶潜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呕心沥血:李贺 咏絮之才:谢道韫 百步穿杨:养由基 班门弄斧:鲁班 背水一战:韩信 宾至如归:子产 不耻下问:孔圉yǔ

不可救药:周厉王 草菅人命:胡亥草木皆兵:苻坚 沧海桑田:麻姑 沧海一粟:苏东坡 差强人意:吴汉 乘风破浪:宗悫què长驱直入:徐晃程门立雪:杨时 叱咤风云:武则天 出尔反尔:邹穆公 出类拔萃:孟子 出人头地:苏轼打草惊蛇:王鲁大器晚成:崔林 大相径庭:接舆大义灭亲:石碏què 呆若木鸡:纪渻 对症下药:华佗放虎归山:刘璋釜底抽薪:曹操高屋建瓴:刘邦骇人听闻:王劭鸿鹄之志:陈胜画龙点睛:张僧繇 狡兔三窟:冯谖xuān 近水楼台:苏麟九牛一毛:司马迁 举棋不定:宁悼子 开门揖盗:孙权脍炙人口:曾参厉兵秣马:郑穆公 马革裹尸:马援门可罗雀:翟公墨守成规:墨子披星戴月:巫马期 前倨后恭:苏秦请君入瓮:来俊臣 趋炎附势:丁谓如鱼得水:刘备三令五申:孙武拾人牙慧:殷浩水滴石穿:张乖崖 多多益善:韩信风声鹤唳:谢玄赴汤蹈火:嵇康功败垂成:谢玄汗流浃背:杨敞后顾之忧:李冲黄粱一梦:卢生揭竿而起:陈胜 噤若寒蝉:杜密居安思危:魏绛开诚布公:诸葛亮 口蜜腹剑:李林甫 困兽犹斗:晋文公 励精图治:汉宣帝 芒刺在背:刘询门庭若市:邹忌弄巧成拙:孙知微 破釜沉舟:项羽巧夺天工:甄氏罄竹难书:李密取而代之:项羽坐如针毡:杜锡三人成虎:庞葱熟能生巧:陈尧咨 死灰复燃:韩安国 尔虞我诈:楚庄王 奉公守法:赵奢 覆水难收:马氏 刮目相看:吕蒙 汗马功劳:萧何 华而不实:阳处父 机不可失:李靖 嗟来之食:黔敖 惊弓之鸟:更羸 鞠躬尽瘁:诸葛亮 开卷有益:赵光义 口若悬河:郭象 老马识途:管仲 梁上君子:陈寔 毛遂自荐:毛遂 名落孙山:孙山 旁若无人:荆轲 奇货可居:吕不韦 巧取豪夺:米友仁 曲高和寡:宋玉 忍辱负重:陆逊 孺子可教:韩信 舍本逐末:赵威后 双管齐下:张璪 谈笑自若:甘宁

叹为观止:季扎探囊取物:韩熙载 螳臂当车:颜阖hé 天衣无缝:郭翰同仇敌忾:宁俞 兔死狗烹:文种 唾面自干:娄师德 危如累卵:晋灵公 为虎作伥:伥鬼 围魏救赵:孙膑无可厚非:王莽 吴牛喘月:满奋 先发制人:项梁休戚相关:晋悼公 寻章摘句:赵咨 睚眦必报:范睢偃旗息鼓:赵云 一鼓作气:曹刿 一鸣惊人:楚庄王 一木难支:袁粲 一曝十寒:孟子一窍不通:纣王一丘之貉:杨惮 一网打尽:丕郑 一衣带水:杨坚因势利导:孙膑 有恃无恐:齐孝公 愚公移山:愚公约法三章:刘邦 纸上谈兵:赵括 朝三暮四:狙公众叛亲离:州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 千里送鹅毛:缅伯高 解铃还须系铃人:法灯禅师 顾左右而言他:齐宣王 此地无银三百两:张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 2.历代各国的成语与人物: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朝 :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汉朝 :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吕蒙)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七步成(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宋朝: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萧规曹随(萧何、曹参)煮豆燃萁(曹植) 乐不思蜀(刘禅) 七擒七纵(诸葛亮) 一身是胆(赵云) 望梅止渴(曹操) 东山再起(谢安) 凿壁偷光(匡衡) 胸有成竹(文与可)

篇三:错别字引发的故事

●以史为镜

错别字引发的故事

四川彭山青龙初中 王 奇

【小引】

下面辑录的是两个因读写错别字闹出笑话的故事,故事趣味盎然,令人捧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们,认知“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的道理,体味汉字的博大精深吧!

【故事一】

读错别字的县官

有个识字不多的人,花钱买了个县官当。一次升堂审案子,文书送上了原告、被告、证人的名单:原告郁工耒,被告齐卞丢,证人新釜。

开始审案了,县官叫原告郁工耒上堂,却错喊成:“都上来!”听了这一声喊,原告、被告、证人三个一齐走上堂来。县官生气了,说:“县太爷我在叫原告上堂,你们怎么一起上来了?”文书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好直说县官念了错字,上前圆场说:“大人刚才叫都上来,他们自然要一起上来。原告的名字,另有别的念法,他叫郁工耒。”县官明白是自己念了错别字,碍于面子,不好当面改正,于是改叫被告齐卞丢,却又错喊成“齐下去!”听了这一声喊,原告、被告、证人三个一起下堂去了。县官又生气了,说:“县太爷我在叫被告,怎么三个人一起下去了?”文书见状,只好又上前圆场说:“大人,这被告的名字,也另有念法,他叫齐卞丢,不叫齐下去。”县官知道自己又出丑了,想通过传唤证人来挽回点面子。可是一看证人的名字,县官傻眼了,愣了半天也没个主意,只好问文书说:“你倒说说看,这证人的名字,该念个什么?”文书说:“他叫新釜。”县官听了,如释重负地说:“我就估量他的名字一定也另有念法,果然不错!不然的话,这‘亲爹’,我怎么叫得出来?”

【点拨一】

县官接二连三的念错别字,闹了个大笑话,谁叫他胸无笔墨,知识浅薄呢?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留给我们的启示:要认真学习,掌握每个字的形音义,绝对是真实的。

【故事二】

(据清·小石道人《嘻谈录》改写)

白字秀才

北宋时期,杭州有一个叫白文秀的人,他听说知府苏东坡常常和文人雅士一起吟诗作赋,他也想去凑凑热闹。

白文秀拾人牙慧,东拼西凑,写成了一篇文章,高兴地来到知府官邸。求见知府大人。见到苏东坡,他捧起自己的文章说:“拙作一篇,请老师批点。”东坡接过文章,一看标题:“读《过泰论》”,大惑不解,但很快就明白是白字先生把“秦”字写成了“泰”字。于是笑着说:“当年秦朝发生灾害,大水淹了庄稼(‘秦’字下面的‘禾’变成了‘水’),难怪,难怪!”再看文章,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大倒胃口。苏东坡不好说什么,一言不发地把文

章还给了白文秀。白文秀心想,好歹也要请他写几句,日后也好炫耀一番,于是央求说:“老师,当今天下识才者少,妒才者多,一篇好文章如果没有名人推麓,就好比是一张废纸,好歹请老师美言几句。”东坡一听,就知道这个白字先生把推“荐”(繁体字为‘薦’)的“薦”混为“麓”了,不觉好气又好笑,鄙夷地看了白文秀一眼,挥笔在文稿上写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石之妙!

白文秀见了,喜不自胜,一迭连声地感谢苏东坡,可他说出来的却是“劳骂,劳骂!”,原来这位白字先生又“骂驾”不分了。

拿了东坡的批语,白文秀到处去炫耀,可是别人看了,常常是嘻嘻一笑,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白文秀好生奇怪,拉着别人硬要问个为什么。有一个人被缠不过,说:“你在到处炫耀,你知道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吗?”“什么意思啊?”“想想高山滚石是什么声音?”“高山滚石的声音??是扑通,扑通。”“对啦,苏大学士是在说你的文章‘不通不通’嘛!”白文秀羞得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离开了。

(据《历史故事》)

【点拨二】

这次,白字秀才的脸丢大了,谁叫他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知识欠缺却还装模作样呢?知识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装懂只能落得被人嘲笑的命运。要想得到大家的肯定,只有脚踏实地地付出艰辛的努力。

【结语】

县官和白秀才为什么闹了笑话?因为他们把字念错了,写错了。他们为什么把字念错了,写错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下功夫,没有真正地理解掌握字的形音义。汉字博大精深,要掌握它,用好它,非下苦工不可。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拾人牙慧的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32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拾人牙慧的故事
相关文章
  • 拾人牙慧的故事

    拾人牙慧的成语故事【出处】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