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人文精神 正文

人文精神

2017-04-20 05:52:4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面几方面的内容:(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没有理想的人,便不能创生理想的社会。(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途径。在存在各种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能增强人的社会能力,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和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态,缩小社会性的不平等。

2、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中基础但不可或缺的成分,是人文精神的客观体现,人文知识包含了先哲大师们的智慧结晶。人文精神需要人文知识的铺垫,现代大学生重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往往忽视了看似无用且枯燥乏味的人文历史知识,这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文知识包括(1)历史知识。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现实的教育应该考量如何使学生更有力地推动历史,如何接续人类文明成果,进而使自身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2)哲学知识。教育如果把人的解放当作理想的目标,就会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3)宗教知识。可以这样说,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应该就是人性“向善”的教育。“向善”的力量足以使学生做人讲诚信、做事守承诺,足以使学生胸怀扩大,拒斥浅薄、超越功利。(4)美学知识。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让学生与世俗人生保持适度距离,生活得有情致、有韵味、有活力、有光彩、有价值。学校应当对这些相关课程予以重视,引进这方面人才和师资力量。

3、学校应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人文活动

大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应当参与到人文活动当中,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高效全面的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1)举行书友会。名著作为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载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学校应当定期开书展,提供学生阅读的场所,开展活动吸引学生阅读名著,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文价值和人文魅力。通过书友会,大学生的思想的得到交流,精神境界也会相应提升。

(2)组织大学生志愿活动。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志愿服务类的活动无疑对个人的思想和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各类活动中,也唯有志愿活动最能彰显出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现在各大高校也不缺少志愿服务类的组织,就目前大学生志愿活动来说,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部门应当总结反思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在原有的常规活动中总结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从而形成良好地人文氛围,让人文精神渲染到每一个大学生。

(3)举行书画展以及其他文娱活动。

篇二:谈谈重庆人文精神的特点

谈谈重庆人文精神的特点 对重庆人文精神的研究、提炼与培育,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它对于促进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综合竞争力,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市民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重庆人文精神的理论定位

重庆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进一步讲,它是一种地域人文精神,因此,对它的理论定位,首先必须符合人文精神和地域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价值认识和反思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对人的尊重和关注。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国民素质的塑造。它是人类文化精华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无论是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还是一个地方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地域人文精神则是以一个地区为依托的历代先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城市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想情操、精神风貌等等文化因素的综合与升华,是一个地区人民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智慧结晶,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地域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立市的根和魂,是城市市民共同的人生价值,能够产生深刻的道德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是城市文明的核心,体现着城市独特的个性和形象。城市越大,城市化发展越快,就越需要强健维系城市这个有机体的根,就越需要稳固凝聚城市这个文明之都的魂,让市民形成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

地域人文精神是在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中形成的,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因此,对重庆人文精神的理论定位,既要传承历史,体现历史文化的沉淀,又要反映现实,展示现实生活的风采;既要保留民族的地方的传统文化精神,又要注入现代的开放的观念和意识,体现未来发展趋势。

重庆的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革命文化。重庆人文精神是在3000多年来重庆历史发展所积淀并且不断吸收、融通各种外来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历久弥新,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重庆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特点,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传统的延续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广泛的认同性。对重庆人文精神特点的概括应该符合这样的理论定位。

二、重庆人文精神的特点

1、吃苦耐劳、自强自立。重庆的区域位置和历史因素决定了重庆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要经历更多的艰辛和拼搏,这也铸就了重庆人非常典型的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性格特点。重庆处于中国东西部的结合点,内接腹地、外连江海,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域闭塞,山地连绵,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在古代的漫长时期内,重庆及附

近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川西平原和嘉陵江中游地区,自隋唐迄北宋为朝廷贬谪流放罪犯之地。因地势险要,重庆只是一个高垒深墙的军事城邑和区域统治中心。经过古代巴人长期的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到了宋代,重庆才开始向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城市渐进。

到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四川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重庆乃征战之地,所受破坏更加严重。清朝在四川建立统治地位后,为了恢复经济,移大量湖广、江西、陕西、福建、广东等省无地或少地农民入川垦荒。大量外来移民和当地百姓一道,在一片废墟上奋力拼搏,重建家园,使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大幅度增产,经济作物产量增加,为重庆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封闭地形反过来激励起人们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和勇气。巴蜀先民们以惊人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山修道,艰险崎岖的栈道,打破了盆地地缘的封锁,克服了狭隘的封闭性。古栈道见证着先民艰辛奋斗的历史。

在当今社会,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民谣,充分反映了黔江地区的艰辛和贫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黔江各族人民在与自然抗争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过程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自加压力,自力更生,苦干奋进,取得了巨大成绩。最近10多年来开展的艰苦卓绝的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取得了举国赞叹、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峡移民和广大干部群众靠着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2、兼容开放、海纳百川。重庆是开放的城市,是一个兼容东、西、南、北文化的城市。1891年3月,重庆正式开埠,向世界市场开放,揭开了重庆城市的近代生活史,开始了重庆大规模对外开放的进程。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随着经济的交流,东西文化的交融也日益频繁,近代教育、民主氛围、大众传播事业等得到发展。重庆还是一个移民的城市。从先秦时期起,历代的巴渝都容纳了东西南北四方众多的移民。最著名的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抗战时期国民党迁都重庆,以及解放后的"三线建设",这几个时期的迁移,为重庆带来了大量的移民、繁荣的经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以抗战时期为例。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和进步。从各地迁来的许多全国性抗日爱国团体,在抗战救国的旗帜下,以争取民族自由与解放为宗旨,团结文化战线各方面力量,推动了大后方文化的进步与繁荣。由郭沫若任主任的"文工会",利用合法地位,团结"文协"、"剧协"、"青协"等团体,开展多种文化学术活动,使重庆文化学术昌明。这种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使巴渝文化在历史的厚重与深沉的基础上,更加五光十色,辉艳夺目,也铸就了重庆人包容四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3、和衷共济、团结奋斗。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城市,在长期的英勇斗争中,重庆人民始终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在宋代,重庆合川钓鱼城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抗蒙战争,改写了世界历史,为世界反侵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古战场遗址。被中外史学家誉为"上帝折鞭处"。在近代,重庆沐浴过戊戌维新的风雨,经历了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振荡。五四时期,重庆曾掀起过响应的浪潮,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以后也开始在重庆传播。这一切都在重庆播下了爱国、革命、民主的种子。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爱国民主潮流空前高涨,民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领导南方11省和港澳地区的党组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人民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卓越的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了包含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精神在内的伟大的红岩精神。

4、耿直豪爽、热情奔放。"蜀出相,巴出将"。重庆的大山大川,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氛围,造就了重庆人性格直率、豪爽热情的阳刚之气。重庆春夏之交气候湿热。夜雨频频,形成别致的"巴山夜雨";到了夏季,气候炎热,被称作"长江三大火炉"。巴渝人在衣食住行娱乐等生活方式与习俗上,带有自己十分独特的色彩。古代巴人能歌善舞,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特别是浓郁生活气息的川剧、清新喜乐的秀山花灯、火热优美的摆手舞、气势磅礴的铜梁龙等,生动反映了巴渝风俗民情。历久不衰、名噪天下的重庆火锅起源于江边船夫的生活。它将麻、辣、鲜、香、烫的特色发挥到极致,表现了重庆人特殊的地域气质,是彰显重庆人性格气质的市场大平台。还有重庆码头文化的"打拼",重庆激情足球的"雄起"等等,无不映出重庆人的文化特色。

篇三: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它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包含三个元素,即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超越性,以宗教的意义来说,人是有灵魂的,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从某方面而言,它叙述了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

社会环境

辛亥革命之后不久,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并企图复辟帝制,但很快便被人推翻。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于外中国被西方列强欺凌压榨,于内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鲁迅对生命和人性、对中国的制度和出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创作出了许多直指人心,对人性进行拷问的作品。

自鸦片战争以来,面对不断涌进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思考怎样对待这些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思想,是排斥,是接受,是融合还是创新。这一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和束缚人性的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提倡民主与科学,“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提倡白话文,对人的理解也有了变化。他们大多在接受过先进的西方教育,同时又心系祖国,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鲁迅便是这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下,鲁迅对中国的制度和出路、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鲁迅少年时期,家境日渐衰败,父亲卧病在床,几次请大夫给父亲看病的经历,使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从此鲁迅才开始拿起笔来战斗。鲁迅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非常关心和照顾青年学生,与儿子海婴的相处,更体现出了他柔情的一面。 作品中看人文精神

(一)敬畏生命

在鲁迅的意识里,生命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我们面对生命时要怀着最大的敬意,在生命面前,我们要有所畏惧。而中国人向来是漠视人的生命的,更何况是动物的生命。孔乙己、

祥林嫂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生命的存在与消失,都是不被人们所放在心上的,人们对生命的消逝已司空见惯。鲁迅所不能容忍的就是生命轻易的毁掉,更不能容忍的是生命消逝后竞什么都留不下,就像生命从来就没出现过一样。这种对无辜生命逝去的痛惜,就是对生命的珍视,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药》中,华老栓用蘸满革命者夏瑜的血的馒头来给他的儿子治病,这显然是残酷的,但他却全然不知,只记着他的儿子小栓的命就系在这人血馒头上;茶馆里“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一众“看客”得知夏瑜之死时,有的气愤夏瑜的所作所为,有的为夏瑜的死而感到兴奋,对于死去的夏瑜的生命,他们表现出了残忍和麻木。而比生命的逝去更悲哀的,是夏瑜的死根本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甚至他的母亲给他上坟时也怕别人异样的眼光。在这其中蕴含的是鲁迅对革命者无辜生命逝去的痛惜,对大众对于生命麻木不仁的痛恨,对生命无意义的消亡感到的悲凉与落寞。

(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立人”思想

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是贯穿于鲁迅作品的中心思想,人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根据和原因,不需要到别处去寻找依据和原因,人的生命自身就有一种自足性。要让人意识到人的个体主体性,摆脱对一切“他者”的依赖关系,这才有可能彻底走出被奴役的状态,进入人生命的自由境界。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曾经写过,若要在各国的竞争中生存,首先就是要立人,立人之后国事才能成功,而立人的方法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国人如果都自觉的达到“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程度,如一盘散沙的国家才能变得强大。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立人”然后“立国”的思想,而“立人”之道即“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意识到解决中国的问题,首先解决中国人的问题,解决中国人的问题,办法就是首先让中国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关注人生命的价值,这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立人”思想是鲁迅作品的中心思想,也是鲁迅作品人文精神的最集中的表现。祥林嫂把活着的希望寄托在丈夫和儿子身上,甚至想用死来换得与其相聚;孔乙己把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寄托在象征“读书人”的长衫上,甚至长衫已破旧不堪也不肯脱下。鲁镇上的婆子们百无聊赖,把祥林嫂的遭遇当作生活的调剂品,咀嚼殆尽后便唾弃:成亨酒店的酒客们把孔乙己当作笑柄和饭后谈资。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摆脱不了对“丈夫和儿子”、“读书人”的依赖,在别人的痛苦处寻找快乐与满足,生命价值得以尊重和实现。

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

封建的伦理道德就是以“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强调在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君臣关系中父、夫、君出于主导地位,一层一层建立起由家庭到国家的绝对的服从和统治。

鲁迅论证了“三纲“对人的毒害,将这不合理的伦常观念彻底推翻。在鲁迅看来,首先生养子女是处于人类天性的爱,就像鸽子哺育鸽雏一样是不图回报的。其次,人生来就是保存生命、延续生命、发展生命的义务,鲁迅从人的天性和生物进化的角度推翻了封建的“父权”,为年轻的一代争夺了属于自己的自由与权力。并指出“夫为妻纲“是对妇女的严重迫害,妇女跟男人一样拥有选择自己如何生存的权力,不应该用传统落后的观念将妇女束缚住。在鲁迅笔下,被“夫权”吞噬的典型人物就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在“夫权”这座牢笼里艰难地生存,最终在众人的冷漠和嘲笑中死去,她的悲惨遭遇正是“夫为妻纲”的伦理制度

下女子命运的写照。鲁迅通过祥林嫂这个形象,将封建伦理道德观统治下的女性命运呈现给世人,引起世人的警觉,从而来实现对封建制度的反抗。

鲁迅用自己的笔杆反抗封建社会“吃人”的等级制度,打破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妻子”和“儿子”从几年的封建牢笼里解放出来。可以看出,“吃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意残杀和漠视人的生命;一是对人的精神发展采取无视态度,压抑和剥夺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鲁迅对封建的伦理纲常的批判与反抗,就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的发展以及人性自由的呼唤,是为在中国人争夺“正当的幸福”。

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批判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导致了中国人有迷信的传统。中国人逃脱不了对迷信的信奉,而这迷信又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了统治和剥削的工具。《祝福》中的祥林嫂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捐门槛儿”上,相信去寺庙里捐过门槛后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不如愿,但是她还是没有走出对封建迷信的信奉,在死之前还要问“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是祥林嫂的可悲之处。鲁迅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把封建迷信残害生命的本质揭露出来,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判,意在唤醒世人,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愚昧。

文化接受观

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鲁迅在“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两个问题中仍然保持清醒的意识,推崇“拿来主义”,奉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接受观。在《拿来主义》中,鲁迅首先否定了以“发扬国光”为名的“送去主义”,企图通过其他方式来挣回颜面,把自己的文化送出去,再获得西方人的认可,但是事实却是“不知后事如何”。鲁迅说,中国人不仅要送去,而且也要拿来。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要用头脑思考思考哪些可以拿,哪些不可以拿,又要思考拿来以后如何为我自己所用,不要轻易的全盘否定一个事物,也不要轻易全盘接受一个事物。鲁迅所强调的是对“固有”的思想和“世界之思潮”都要有分析,之后将能为我所用的吸收进来。更指出“拿来”更需要的是人的“勇敢、沉着,有辨别,不自私”,也就是说,继承拿来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20世界的中国发展提出一个全新的价值,一个终极理想——人人摆脱奴役的枷锁,成为自由独立的人,从而建立起真正的“人国”。鲁迅的文化接受观背后,隐含的是对人性自由的终极关怀。

(三)生活的热爱

鲁迅笔下的中国人有种种的劣根性,他将这些劣根性揭露出来批判,是希望

国民能够改掉这些毛病。鲁迅在对童年的回忆中,在对故人的怀念中,展现出了他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和向往。

1.对诚与爱的向往

鲁迅认为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诚”与“爱”。而“诚”与“爱”是人类生存的精神需求,没有了“诚”与“爱”的人类世界,是冷漠的无生气的无活力的世界。

在《社戏》中,鲁镇就是充满爱与温暖的一个地方,年纪相仿的小伙伴,虽然辈分相差悬殊,但绝不会因为孙子打了太公而冠上“犯上”的罪名。村民们之间关系融洽,为了能让“我”看到社戏,八叔的大船也借给了我们几个小孩子,看完社戏去“偷”豆,阿发主动让大家来“偷”自己家的豆,因为自己家的豆大。第二天六一公公发现了我们“偷”了他家的豆也没有责怪,听见我们夸赞他的豆好,便高兴地给我家里又送了一些豆。这样的水乡农村,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这种关爱是处于真心的爱,而不是以利益为先导的关爱,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关系正是鲁迅所追求和向往的。

2.对纯真童年的回忆

鲁迅对纯真童年的回忆构成了他心灵的慰藉。后园里,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酸甜可口的覆盆子,这样一个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充满新奇的地方,总是有着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处处都是快乐,有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有经历未知世界的快乐,有学堂中偷偷寻来的快乐。鲁迅在写《朝花夕拾》时正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刻,童年的这块乐土给了鲁迅精神上的一块暂时栖息之地。

3.对良师益友的怀念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又懒惰又迷信,与他毫无血缘关系,但是长妈妈却对他很好,越过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长妈妈还能在他极想得到《山海经》而父母却不许时,自己花钱为他买了成套的《山海经》。在这里,长妈妈又是个尊重幼者的典范。当人性冲破了麻木和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变得更融洽,更合理,更值得怀念。所以文章的最后鲁迅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人文精神》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2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人文精神
相关文章
  •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概念特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

  • 人文精神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