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明清宣纸 正文

明清宣纸

2017-04-18 06:50:0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宣纸文化

宣纸的问世,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祖国传统书画艺术得以创新和变幻无穷,使稀世古籍善本得以传世再现,使珍贵文档资料得以复原保存和流传。郭沫若先生为中国宣纸亲笔题词赞道:“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刘海粟大师题词称赞宣纸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故宣纸被历代誉为“文房之宝、艺术之光”而驰名中外。宣纸是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这一国家规定充分说明:只有采用泾县的原料,泾县的山泉水,泾县的生产工艺而生产出来具有润墨和耐久性的纸张,才能称之 为

“宣纸”,故宣纸艺术中国特有、技艺精湛、举世无双。

宣纸主要用作于书写绘画、墨润于纸,变化无穷,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极力推崇和喜爱。南唐后主李煜采用宣纸加工制成“澄心堂纸”、就以:“肤如卵膜,坚清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而名甲天下。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权子满》诗中赞到:“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注:江东纸是指宣纸,因产于江东而得名。)明末吴景旭在其《历代诗话》中赞到:“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清代松年在《颐园论画》中写到:“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一直到底不纵横浸渗也”。因此,中国宣纸文化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艺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宣纸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因而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精湛的手工技艺,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中华古籍美学的基本特征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使传统的书画作品产生出神奇

的艺术效果。二、 神奇的润墨效果

宣纸表面洁白、细腻、柔软、匀密、色泽光亮、纸质性柔、研妙辉光。宣纸作为书写绘画的重要载体,其艺术特征主要有:一是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墨粒于纸能形成自然斑烂色彩,即通常所说的焦、浓、淡、枯、湿等“五种墨色”,为国内外其它纸张所不及。二是纸张着墨后具有变形性小的性能,书画-后纸张不皱不拱,均整耐久,百折无损,质白性柔,美观幽雅。三是具有较长的纸张寿命性能,不易老化变色,具有保存千百年而无损的艺术寿命价值。宣纸艺术中的最大特性为其神妙的润墨性能,即一笔落纸“五色墨彩”跃然而显。无论是泼墨、破墨、积墨、水墨和墨迹,皆能体现出独特无比的纸张墨色润味来。故有“千年纸,五

百年绢”之说。

宣纸的吸附性:就是指书画家对纸张要求的润墨效果指标,也是宣纸生产中最主要的一项质量技术指标。具体来讲,在宣纸上一经着墨或泼墨时,宣纸能表达出水墨豪放淋漓的艺术风格。浓墨时,宣纸能表现出墨色乌浓鲜艳发亮的特色效果;泼墨时,宣纸能表现出层次分明,清晰透明的艺术效果;积墨时,宣纸能表现出浑厚得体、深沉有力,富有立体感的韵味;焦墨时,宣纸能表现出浓淡适宜、细腻坚韧的色彩;一般用墨时,宣纸又能表达出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湿中有润、润中有湿的特点。总之,宣纸的吸附性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达到书

画家任意挥洒,墨润自如的境地,方为佳纸珍品。

宣纸的变形性:就是指书画家所要求纸张着墨后不起皱、墨色层次分明,浓淡清晰适中、周边状化开,富有立体感的标准。如果纸张着墨后起皱或起拱,书画家不仅无法继续书写绘画,而且外观形象也很不美观。根据历史上书画家用纸的习性和经验,选用的宣纸最好能储存一段时间为佳,要尽量避免使用当年纸或当月生产的宣纸。储存时间越长,其性能效果就越好;放得年代越久越好用,书画上去,不论墨和色,都显得浑厚得体,墨润多变,达到理想的艺

宣纸的寿命性:就是指书画家所要求纸张具有不虫不蛀不变色,能使作品保藏千百年而无损的抗老化指标。笔者收藏的清嘉庆十二年采用50%的皮浆和50%的草浆抄造的宣纸,清雍正二年,五年以及顺治四年和乾隆三十年采用100%皮浆抄造的宣纸以及清代采用100%草

浆抄造的宣纸实物来看,至今外观颜色白雅,色泽洁白,纸质柔韧,无草筋无沙粒无皱纹无斑点,无虫蛀等杂物现象,确为上乘珍品佳纸。再查泾县档案馆所藏清嘉庆十一年版《泾县志》、《泾川丛刊集》,清乾隆年间著的《泾川小岭曹氏族谱》等全部采用宣纸刻印的书籍更可以助为佑证。国家文物馆中所珍藏的唐宋以来的历代名字画帖碑文,史籍文档,明代刻本《永乐大典》、清代《红楼梦》、《四库全书》能保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无一不是采用宣纸所

为,故宣纸享有“纸寿千年”之美誉,实是当之无愧。

中国宣纸素有“墨分五色“之称,即一笔落纸焦、浓、淡、枯、湿跃然而显。具有白似云、柔似锦、淡似水、浓似漆,不浓不淡,尤如月晕雨雾之奇特效果。宣纸的外观绵韧洁白,柔软、细密,有帘纹云彩花状。宣纸艺术用于书写绘画,具有松而不驰,紧而不实,淡-而不浑,光而不滑,润墨性能良好,浓淡层次清晰,薄能搓折而无损,软有坚韧而不脆等特色。宣纸不仅是历代书画家最理想的工具材料之一,也是唯一能充分表达艺术效果的最佳纸张,故清代画家张大风称之为“居文房之首”。 宣纸艺术,中国特有。由于宣纸原料的配比不同,加工方法的不同,故纸张的润墨效果也各有所差异。其功能主要有“生宣”和“熟宣”之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三《论装背襟轴》中就明确指出:唐代有生、熟纸的功用。他在论到装背书画时说道:“勿以熟纸背,必皱起,宜用白漫漫薄大幅生纸,纸缝先避人面及要节处”。 “生宣纸”是指直接从纸槽中抄造出来的原纸,经烘干而成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原产品。其规格主要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扎花、龟纹、罗纹、白鹿、尺屏、露皇、棉连、净皮、特净等。明代文震享在《长物志》中提到:“泾县连四甚佳。”指的就是棉连四尺单生宣。一般认为:生宣纸,纸身松、沁透水墨的力量大,尤其是新宣纸(指刚生产出厂的宣纸)浆性未脱,纸性不软熟,笔头着纸,落水落墨,或浓或淡,不易扩散,较难掌握。故唐宋时期工笔画盛行时,书画家均不采用。但明清始,由于水墨写意画的兴起和发展,生宣纸开始直接用于书写绘画,清以后就全部采用生宣纸用书写材料至今。根据多年来书画家用纸的实践证明:生宣纸虽然沁透力强,润墨扩散快,可将大焦墨法,大枯墨法,大泼墨法相互应用,揉合为一体,将得到水墨淋漓、生气蓬勃、点画精微的艺术风格效果。生宣纸中的棉料类,主要适用于复制、印刷、装潢、裱托等;皮料类则适用于书写作画;特净类更适合于作山水画和榜书。生宣纸富有吸水性,只能适宜作传统的山水人物类的写意画和书画,不适合宜作

工笔画。

“熟宣”是指在生宣的基础上,经过染色、洒金、砑光、填粉、施胶、涂蜡、印花、粘接等复制加工的宣纸,称加工宣,又称“矾宣”。老画家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一书中明确指出:“熟纸是用生宣纸加矾制成,故名矾纸”。南唐后主李煜创制的“澄心堂纸”,就是

采用生宣纸加工而成为古今中外的一个名贵品种。

熟宣纸的品种主要有矾宣、煮锤、蝉翼、殊笺、云母笺、蜡笺、玉版宣、洒金宣、金花罗纹宣等,其中染有各种颜色的虎皮、槟榔、珊瑚、雨雪等。熟宣纸加蜡拖矾,其意义又在于增进纸张的美观,改善纸性质量,防虫避蛀,易于受墨,使之适用于各种用途。将生宣纸加工成熟纸的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在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晕染,

以达到书画作品更至臻完美的理想艺术效果。

熟宣纸的特点是质地较强,不易沁透水分,墨色能起变化,易流于平板而光滑,适宜于采用大焦墨或淡枯墨来书写作画。总之,“熟宣”纸由于采用重矾加工制成,主要适宜于我国传统的工笔画和书法。另外,根据历史上书画家们用纸的习性和经验,不论生宣与熟宣,或其它加工书画纸张,绘画用的宣纸,最好能储存一段时间为宜。储存期越长,其性能效果好用。放的年代越久,书画上去不论墨和色,都显得浑厚得体,浓淡适中。故史称“宣纸诚可贵,洒金价更高”。 宋代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八载:“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所谓妍妙

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事故不用 四。无限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宣纸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

遇,拓展了市场,增强了交流,有力的推动了宣纸品牌创新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市场经济有效地促进了宣纸企业不断加强自我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了生存和发展,宣纸企业积极主动与书画家及艺术院校广泛联系,加强交流、相互勾通,以确保宣纸质量,打造市场信得过的品牌。自1980年以来,“红星”牌宣纸先后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具有一定历史牌号的“汪六吉”牌宣纸、“汪同和”牌宣纸、“曹氏”牌宣纸荣获“著名商标”称号。恢复了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桃记”、“鸿记”、“鸡球”等老字号品牌宣纸的生产,创新出“三星”、“金星”、“明星”、“红叶”、“红旗”等一批新品牌。唐宋以来的“粉蜡笺”、“白鹿宣”、“露皇宣”、“硬黄纸”;明清时期的“梅花笺”、“描金笺”、“洒金笺”、“虎皮宣”等也相继恢复生产。以及采用宣纸加工制作的“宣纸折扇”、“宣纸素白册页”、“宣纸书画长卷”、“宣纸印谱”、“宣纸镜片”、“宣纸邮票册”、“宣纸信笺”、“尺八屏”、“丈二宣”、“丈八宣”、“二丈宣”、“三丈三宣”、“建军纪念纸”、“香港回归纪念纸”、“澳门回归纪念纸”、“二00八奥运纪念纸”、“建国五十周年纪念纸”、“建国六十周年纪念纸”,以及书画家专用纸等超大型手工宣纸和特制纪念宣纸,使传统宣纸手工技艺在新时代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宣纸市场由国内扩展到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宣纸用途以书画为主,延伸到裱托、印刷、复制、剪 纸等多种用途,赢

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信赖。

目前,泾县宣纸、书画纸、加工企业共有250余户,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经销网点和特约经销门市300余处,年产各种类规格宣纸1000余吨,书画纸5000余吨,加工产品500多吨,直接和间接从事宣纸文化产业人员达5万余人,年市场销售额达5亿元左右,年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并带动旅游、文化、林业、农业和加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宣纸

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要经济之柱,为泾县四大产业集群之首。

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泾县现有工艺美术大师2人,民间工艺大师1人,民间工艺师11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 人,安徽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1人,安徽省民间文化传承人11人,安徽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4人。2007、2008在国际徽商大会上共有3个宣纸产品获金奖、4个宣纸产品获银奖、12 个宣纸加工产品获铜奖。近年来,泾县相继出台《泾县书画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泾县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扶持文件;2005年县政府组建“泾县中国宣纸协会”;2006年创办了《中国宣纸》杂志;在泾县职高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定期招生,定向培训;新建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中国宣纸文化园”等一批旅游景点,被确定为“中国书画家专用宣纸研发基地”。2008年8月8日,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8年10月4日,中国宣纸文化园首次亮相央视《新闻联播》,2008年10月23,“宣纸的千年密码”再次亮相央视《走遍中国》专栏,还为中国宣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的前景,也为宣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业绩,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如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不可能促进宣纸产业的快速发展,宣纸也就无法满足国内外文化艺术市场的新需求。因此,宣纸文化产业发展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时兴则纸兴、时

衰则纸衰。 宣纸文化艺术,是中国造纸史上的一大奇迹,它开创了长短二种植物纤维共存的新天地,制造出“纸寿千年”的新篇章。李可染大师曾说:“没有好宣纸,就创作不出传世的精品之作。”然而,由于宣纸艺术的问世与传承,使传统书画艺术,依赖于宣纸而生辉;古籍善本,依赖于宣纸而传世;文档资料,依赖于宣纸而保存;更多的历代书画艺术珍品,更是依赖于宣纸而大放异彩光辉。宣纸——她传承文化,承载艺术,传播历史,再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与结晶,为中华民族留下千秋万代永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宣纸艺术被历

承和改革宣纸工艺、开发宣纸新产品和打造宣纸品牌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宣纸是见证我省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化石”,其传承与发展牵动着政府官员的神经。自2004年成功申报“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称号后,宣城市先后举办四届文房四宝旅游文化节,成立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文房四宝行业协会,创办《笔墨纸砚》杂志。 “宣纸之乡”泾县相继出台《泾县书画纸行业管理暂行规定》、《泾县促进宣纸宣笔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宣纸生产企业也是各显神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制和开发出一批新工艺产品,相继挖掘和恢复了一批传统工艺名牌产品,增强宣纸企业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宣纸品种由1980年的20余个发展到目前1000多个产品,恢复生产“粉蜡笺”、“白鹿宣”、“露皇宣”等传统品种,创新出“三星”、“金星”、“明星”等一批新品牌,制作出“宣纸折扇”、“宣纸印谱”、“宣纸邮票册”、等超大型手工宣纸,宣纸用途延伸到裱托、印刷、复制、剪纸等多个领域。 那要国家重新重视书法和绘画,小学的必修课,那样…… 既传承文化,又扩大宣纸传说宣纸的制作方法最初是由东汉造纸专家蔡伦的弟子孔丹发明的,是“蔡侯纸”( 因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故按他的方法制造的纸又被称为“蔡侯纸”)的改进型。据说蔡伦死后,孔丹来到皖南,看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日晒水洗,树皮已变白,露出一缕缕白色的纤维,孔丹突发灵感,于是取了青檀树的纤维加入造纸的原料中,结果发现造出来的纸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耐久,因取材的青檀树产于宣州府,这种纸就被叫作宣纸。后来有文人形容宣纸为“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唐代把这种美妙的宣纸列为贡品,再后来宣纸又获了巴拿马国际纸张金牌。 到今天,制作宣纸的主要材料之一仍然是青檀皮,但如果用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下生长的青檀树,所制作出的宣纸品质也会不同,这个事实令老外很郁闷,宣纸咋就自然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呢?其实,就中国而言,宣纸还自然有着泾县烙印呢!在泾县范围以外制作的宣纸都可能是“山寨”宣纸。现国家对宣纸的定义是:“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据说制造宣纸的传统方法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多,需结合天气完成日光漂白。整个过程需要“水火相济、日

月光华”之功。

篇二:如何挑选宣纸

如何挑选宣纸

作者班粤生

书画用纸主要的产地是安徽,四川,淅江等地.安徽宣纸制造历史久远,是书画家

的首选用纸.四川纸其次.淅江除生产宣纸,还生产皮纸.傅抱石先生和儿子傅小

石先生就善用温州皮纸和日本产皮纸.

宣纸就材料可分为宣纸和书画纸.真正的宣纸是用百分之七十左右檀皮纡维加百

分三十左右槄草纤维混合后制成.它的造价高,尽一百多道工序.目前,在安徽泾

县只有为数不多的知名品牌厂生产.其它一百多家小厂及作坊多数生产书画纸.

它的原料是龙须草,一般不加檀纤维,工序只有五十几道.有部分厂也加百分之十

到三十的檀皮纤维,另售价在二至三百元.纯龙须草另售价在一百元左右.真正的

宣纸要超过四百元一百张(刀).四川宣纸主要原料为竹纤维,有些加檀皮,麻皮,

枸皮纤维.造价低,另售价一般在一百元以下.

真正的宣纸发色好,拉力强,耐反复渲染,比较见筆触.龙须草书画纸比较松,有些

纸画出后墨色灰暗,不宜反复染.纸不在于厚薄,而在于松紧.有的书画纸造的比

较好,墨色和拉力也不错,画花鸟画还会有特别的效果.画山水就差一些,山水画

有时需要湿染,书画纸经不住,会起毛.由于拉力差,会画通.

宣纸可分生宣,熟宣两种.生宣纸能产生洇化作用.熟宣纸加塗明矾和骨胶,不洇

化,主要用于工笔画.四川紙的洇化程度比安徽纸差,有点半生不熟的感覚.皮纸

不同于宣纸,过去的皮纸由于较粗,薄,不宜反复着墨,否则会僵.现在的皮纸造的

比较细,表面有时和宣纸难区分.由于纤维粗,墨碰水会出现如曽毛状小墨线渗出.

有些画家用它画狮虎.

生宣纸又可分净皮和棉料纸.净皮不宜大面积渲染,因为每笔间会出现一条无色

的胶痕.如果喷湿后画,就可僻免.但画山水多用净皮纸,它比较见笔,可以反复皴

擦,笔触不会混溶.棉料纸比较宜画花鸟,水墨,色宜相溶,不会出现白色胶痕.可

以设想,如果画牡丹,每一笔都分明,且见无色的胶痕,就不好看了.

从以上的特点看,在挑选宣纸时就可注意了.先买一张试一下.a先用浓墨划一笔,

干后看是否灰.b用淡墨平行連续画几笔,看是否出现无色胶痕,(如果有,画虾是

最好)c用笔根沾淡墨,笔尖沾焦墨,把笔散锋,在纸上反复擦写,如果淡的盖在浓

的上面,而浓的又不化开,就是较好的净皮,画山水最好.d用淡墨在一个地方反

复用笔,不起毛为好,有时书画纸也会有此效果.画花鸟的纸要洇散好些的.一般

不用净皮,而用棉料.

纸需要放一些时日,特别是真宣纸,时间越长越好,但必需保管好.不要朝阳,不能

长时间暴露.纸不用时要用三层报纸包起耒.不然宣纸会变僵,洇化不好,还会出

现一些白色斑点,色和墨都画不上去.

有些厂家在纸上盖印时,会注明棉料,还是净皮.不要太相信,那是不准的.一般书画纸的性质和

棉料差不多.就是大厂也不一定十分准,这与生产流程有关,说起耒话就长了.相信自已的眼睛.

另外,好货不便宜.用的多了,靠手摸和用口水点在纸上就能辨别纸的性能.有钱不妨收藏一些

纸.现在要买二十五年前的好纸,大概一百元一张了.

潘天寿别具慧心论宣纸--生宣熟纸以陈为佳

2009-04-16 09:26

艺术产生于人类的劳动,为人类所共有,艺术为人类的精神粮食。艺

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的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的

艺术表现。潘天寿先生便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国画造诣精深,

传统根基深厚全面、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其

书法风格豪迈朴藏,真草隶篆,无一不精。他精通画史书论,先后著

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诗丛》、《治印丛谈》

等,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对宣纸

的生产、加工和应用,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其画史书论中多次提

及,详加论叙,为中国宣纸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潘天寿先生不论绘画或书法,对选用什么样品质的宣纸,如何采用宣

纸书写作画,均十分讲究。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所以千古不灭,靠的

就是因为有了宣纸艺术作为文字记载,其功用实效无可比拟。潘天寿

先生认为:“平生作画,无一宣纸矾纸者,一时机到神来,欲作一二

画,案头适无他张,而兴不可遏,遂权用矾纸成之,而气韵亦宛如生

纸之作。”并指出:“纸绢方面与笔画同,熟纸熟绢及生宣皮纸无不

可应用,然以生宣皮纸为主,然不论熟纸熟绢生宣皮纸,以陈为佳。”

潘天寿先生在上述论断中明确提出“生、熟”宣纸的不同用途。“生

宣皮纸”是指未加工处理直接从生产车间中抄造出来的“原纸”,即

生宣纸。潘天寿认为:“生宣纸,纸身松,沁透水墨的力量大。尤其

是新宣纸,浆性未脱,纸性不软熟,指头着纸,落水落墨,骤而且重,

比较难以掌握。”但如何采用生宣纸书写作画?潘天寿指出:“生宣

纸虽沁透力强,将大焦墨法,大枯墨法,大泼墨法相互应用,特有变

化,可以得水墨淋漓,生气蓬勃,气象万千之妙。”并指出:“以生

纸作大幅指画,每须泼墨汁,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下,

随墨汁迅速涂抹”,才能达到“意趣磅礴,元气淋漓”的艺术效果,

但是如“非有艺术才能,久年经验,则容易流于一塌糊涂的境地”。

“熟宣纸”俗称加工宣,是指采用生宣纸,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制作

出来的一种有色增本纸张,主要适用于中国传统工笔画和书法创作之

用。潘天寿先生认为:“熟纸是用生宣纸加矾制作,故名矾纸。一般

的特点是不会沁透水分,易流于平板光滑。我们可尽量利用大焦墨,

或淡枯墨,使指意化刻露为松动,化平板为灵活,化光滑为凝沉,这

样也可以得到它独特的气韵神情的。”同时指出:“以普通生单宣加

重矾制成的,是为普通矾纸,质地较毛,殊合指头画应用。普通生单

宣加以较轻的矾水制成的,是半熟普通矾纸。这种矾纸质地仍能沁水,

墨色能变化,不过沁化的程度比较弱些,用它作指画是比较好的。”

并认为:“用煮锤笺加重矾制成的,名雪月笺和冰雪笺,以较薄的元

吉纸加重矾制成的叫蝉衣笺,都全不沁水,比较光滑,不及普通生单

宣制成的矾纸质地较毛,易于使用。”

上述论断,潘天寿依据亲身书画创作的实践经验,首次比较具体的阐

明如何选用“生、熟”宣纸书写作画、这是中国书画艺术有史以来的

精典宏论,对书画艺术的传播和宣纸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宣纸历经千秋,技艺传承,不断创新,已发展到“生、熟”宣二

大种类五百多个品种,并相继挖掘和恢复了一些古代名贵珍品宣纸的

生产,满足了不同艺术风格创作书画的需求。如今,“中国宣纸之

乡”——安徽省泾县的传统宣纸技艺,已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名录。为全力推进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和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宣纸

产地已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以促使宣纸艺术永放光辉,传统技

艺代代相传,纸寿千年,万载存真,“以供中国和世界人民”。

蝉翼熟宣是指比较薄的熟宣,适合用来透稿等

云母熟宣是指宣纸上有一层云母片的熟宣,主要就是起个装饰效果,没什么太大用处

云母熟宣的云母片越细越好,因为云母片太大了会影响绘画效果

除了那两种以外

市面上还有很多种熟宣

比如棉料熟宣、净皮熟宣、清水熟宣等等

买纸的时候不在去看纸的名字

主要是看质量

因为不同的厂家会给自己的产品起些不同的名字

但效果其实都差不多

买时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不可有漏矾,这是最主要的

2、纸质要柔软,不能发脆

3、纸面要干净,不能有渣滓

宣纸的种类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牋。「轻脆」,即其特性。

蜀牋:据说西蜀传蔡伦造纸古法,所产蜀牋,自唐以来颇富盛名,如薛涛牋、谢公牋等。水质精纯,故其纸特优。「谢公牋」以师厚创牋样得名,因有十色,又称十色牋。「薛涛牋」名,但此种彩色牋纸,虽系遵古法制成,染色易败,不能传久,为应酬把玩罢了。

藏经纸:藏经纸乃佛寺用以书写或印制佛经者,又名金粟牋,有黄白两种。

明清人常用之泥金牋、蜡牋,今天已很少见,冷光牋虽为表光之最下者,也很少见了。今用日本制的鸟子纸,但价格昂贵,又不能持久,实在也并不实用。

强吸墨纸类:多系木质纤维所制,吸墨性强,表面生涩,墨一落纸,极易漫开,书写常加浆光彩不若牋纸鲜明,较为含蓄,以宣纸类为主。虽然较晚出现,但今已取代牋纸,成为最名贵纸。

宣纸与彷宣: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桿与檀石灰浸之制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产纸,皆以宣为散集地的原因。

继续来讲名贵的玉板宣。这种纸可不是人人有办法用的,因为它非常吸墨,所以运笔过慢的就很辛苦了:只要笔稍停,墨就会渗出来,形成一个大大的墨团!但也有人利用它的特性,风味的字,像包世臣的淡墨书,齐白石的大笔写意画等。

因为宣纸过于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有加浆而成的。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书写。

毛边纸、元书纸与棉纸:宣纸昂贵,一般习字时多用毛边纸。这种纸本来是用于印书的,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字,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所用原料,以竹为主,色呈牙黄良,和我们今天中小学生习字簿所用的机器制毛边纸有很大的差距。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但今本省所制的棉纸也可以算是这一类,质地渐佳,颇具韧性,价格亦不甚贵,可以做为习字用。

篇三:宣纸尺寸对照表及书法创作常用知识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 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

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单位为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 尺 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表 :

宣纸规格八尺 六尺 五尺 四尺三尺 对应面积(平方尺) 26 16 11 8 5 应规格(cm)120x240 95x18084x148 68x136 55x100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

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

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

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

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

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

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

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

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

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

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

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

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

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

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⒍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

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

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⒎扇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

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

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


明清宣纸》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07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明清宣纸
相关文章
  • 明清宣纸

    宣纸文化宣纸的问世,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祖国传统书画艺术得以创新和变幻无穷,使稀世古籍善本得以传世再现,使珍贵文档资料得以复原保存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