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老子无为而治 正文

老子无为而治

2017-04-13 06:57:3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我国地方治理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cn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我国地方治理的启示

作者:苏茹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摘 要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春秋末期,其内容包括顺应自然,清净无为等含义。当今社会矛盾激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在群体性事件的背后暴露出了地方治理模式的弊端。时代特点的相似性预示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会对当今社会的治理带来启发,受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启示,治理模式的改革实现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和谐统一,践行群众路线,规制权力运行,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治理模式 无为而治

作者简介:苏茹,贵州大学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与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204-02

现在,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但同时又处在社会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呈直线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本文想借助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地方治理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

通观《道德经》一书,我们可以发现老子关于“无为而治”思想的大量论述,人们从老子的论述中总结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大致包括:“一、无事,无为即无事;二、静(清净),无为即静;三、无欲,无为即无欲;四、柔弱;

五、见微,无为即见微。”也有人认为其思想内涵大致包括:“一、无为是顺其自然的为;二、无为是以静制动的为;三、无为是不敢为先的为;四、无为是为之于未有的为;五、无为是不为私而为;六、无为和无不为是辩证的关系。”

何为“无为而治”,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就是指顺应自然的统一联系,不按个人主观意愿任意作为,使单独个体的做法顺应整个自然的普遍联系,个体服从于整个自然的联系之中。老子对不同治理者的治理状态做过四个等级的评价,他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认为最上等的治理者,百姓只知道有那么个人。其内涵是指治理者的主观意志很少渗透到其治理过程中,那么其治理按照谁的意志来主导呢?老子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心

篇二: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wú wéi ér zhì英 语to govern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ing with nature释 义 原指古代道家的政治主张,无所作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现也指不要干涉过多,让人们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释义一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释义二

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卷八》)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

目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章意思是说: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编辑本段出 处 其实老子所说所写都来于易,是讲人处事修身,万化于无形的道理。无为而为之理举个简单的例子,茶杯装茶,实在的地方能装茶吗,当然是虚无之外方容茶嘛,是以无为方而有为,在于人各见事之机了。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老子云「为无为,则无不治」,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8-7-27 19:29|提问者:zhenzizeng

我想知道「为无为,则无不治」,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这句话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

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汉书·艺文志》说: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是“君人南面之术”,道出了无为政治的基本精神。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内容。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影响。汉初的黄老之学吸取了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适应秦末政治动乱之后,民心思定的形势,强调清静无为,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人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采取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借以安定民心,发展社会生产。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在当时起了积极作用。唐代初年和宋代初年的统治者都曾利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协调处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有所收效。魏晋玄学家则通过宣传无为而治,引导人们消极、遁世、清谈、无所作为,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虽然老子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但其背后的济世情怀,却值得反复体味。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无为”,在老子那里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而道之本性则是“常无为而无不为”,即“道”对于宇宙万物是“侍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就道生成万物、成就万物而言,道是“无不为”的;就道对于万物“不辞”、“不有”而言,道又是“无为”的。从本质上讲,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把“无为”看作圣人“取天下”和“治天下”的手段。

老子既反对儒家推行“以德治国”,又反对“以智治国”。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也反对兵家的“以力治国”,反对暴力战争。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主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只有推行无为而治,才能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

社会。

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为”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就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

“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

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为有所不为

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给自足,无需统治者来组织生产和交换,用谁来“为”,一切顺乎自然地进行。而统治者一旦“为”,则是为修建奢华的宫室而催逼苛重的税赋,或是为发动吞并他国战争而拉夫抓丁。这样“为”则百姓遭殃,社会动荡,“无为”则人民闲适、社会安宁。因此,“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无为”追求的是奉献,“无为”的结果,恰恰也成为“有所作为”(有奉献)。

不争自有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唯独最为赞美水。他认为,“不争”是美好“水德”的一个品质。老子曾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一是指无私,水利养滋润了万物,而又并不从万物那里争取任何利益自己的东西;二是指与世无争,不仅是在被自己滋润了的事物那里不争,面对世间一切,它都不争。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立于不争而无忧,立于不争而有成。”

篇三: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简述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历史

和现实意义

南京财经大学 乔教授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其中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下面我将就“无为而治”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如下分析: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老子处在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各国诸侯互相侵扰;兼并战争不断,社会混乱,统治者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平民老百姓苦不堪言.在此背景下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他的理想社会是:人人平等,没有争端,没有战争,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为此他张:“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我无事民自富”,-“为无为,则无不治”,“我无为而民自化”,“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主张统治者不要枉加干涉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不要强迫命令,胡作非为,要按自然规律行政,使老百姓顺其自然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推行老子“无为而治”的结果;唐太宗李世民也信奉道教,推行老子的政治主张,“以道治国”.老子曾经说过:“以道治国,国之福”.贞观初年,推举早年曾出家为道士的名臣魏征为宰相,他实行“无为而治”政策,减轻老百姓的税收和差役,提倡官吏“去奢从俭”,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民富而国

自然强。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太平盛世!”

二、现实意义

1、国家层面上的意义。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今天的成就,主要就是得益于老子的思想,邓小平主张按经济规律办事,在20世纪80年代,顺应农民的意愿,同意安徽省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打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门,以后党中央总结经验,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减少政府对企业过多的干涉,并把它推广到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切领域,坚决抛弃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开创太平盛世的新局面!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全国百强县30%集中在浙江省,它既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国家重点投资地区,国家没有给予特殊政策扶助.但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对经济采取不干涉政策,减少了政府许多不必要的达标`评比`检查活动,表面看来,政府无所作为,可是经济发展却很快,凭借经济规律办事,顺应民心,顺其自然发展,结果是 “政简而民富”其实就是行“无为而治”的结果,国际上,韩国老百姓有一句谚语:“如果政府在睡觉,老百姓的经济就大发展”也说明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正确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得决定性作用,推行简政放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科学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尽量减少折腾老百姓,还政于民。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约束政府的行为,政府管得少一点,让企业家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事,企业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就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2、个人层面上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社会比

之过去更丰富更开放,但也更功利更浮躁。当今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逐渐激化,而 “无为”思想正是一剂解决问题的良方,人顺应自然,欲望是人的自然属性,压抑甚至禁止欲望本质是在违反道的要求。所以还是应该从根本上入手,改变人的追求,使人们切实懂得自由舒畅的心境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如此人才能活的快乐幸福,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领略老子的自然之道,我们便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明了天地万物运行之理,进而以通达人生的观照,开启幸福快乐之门。对于自然,人类只有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持无为的态度,在改造自然过程中遵从自然发展规律,尊重宇宙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可以人的功利价值随意改变一切。只有反对人类无节制掠夺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如

何正确对待自然,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显出它的重要性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改变当今政府管理机关滥用权力,提高执政者执政水平,加强人民群众民主监督力度,激发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积极性,具有较强的现实启发性;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利益多元化时代,增强人们的协商能力,在法治的环境下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子无为而治》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66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老子无为而治
相关文章
  • 老子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我国地方治理的启示龙源期刊网 cn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我国地方治理的启示作者:苏茹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1期摘要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