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国演义小故事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崛起于譙縣的曹操,在鎮壓黃巾起
義軍的過程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先後消滅呂布、袁紹等割據勢力,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
魯肅在長坂遇到劉備,坦率地指出,江東兵精糧足,孫、劉應該聯合起來共拒曹操的主張。劉備聽了很高
興。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認為情勢危急,自告奮勇願去東吳向孫權求救。劉備便讓他和魯肅一起去拜見孫權。
曹操迎漢獻帝于許都後,打出"奉天
子以令下臣"的旗號。建安十三年
(西元二0八年),曹操當了丞相,指揮水陸兩軍,沿江東下,收編了荊州劉琮的部隊,準備消滅劉備,一面派人向江東的孫權下戰書。要與孫權在東吳決一勝負。
到了柴桑,魯肅先讓諸葛亮在館驛裏休息,自己去見孫權。孫權正聚
文武百官議事。張昭說:"曹操此來,聲勢浩大,假借天子名義。而且曹操得了荊州,我們所依據的長江天險,已失去一半。依老臣之見,投降是上策。"
曹操揚言自己有水陸軍八十三萬(實為二十三萬),氣勢很盛。這
時,劉備的軍隊已敗退當陽長坂,
處境危險。孫權也感到戰火燒身,嚴峻的形勢迫使孫、劉必須馬上結盟。於是,孫權派魯肅到劉備那兒去探聽虛實。
張昭這一番話,博得眾謀士齊聲附
和。張昭又補充說:"主公不用懷疑
降了曹操,東吳的老百姓就都安定了,江東六郡的地方也保全了。"孫權只是低頭不語。
過了一會兒,孫權退入後堂,魯肅
跟入後堂,說:"剛才眾人說的話,
千萬聽不得。人人可以投降曹操,只有主公不能投降。"孫權道:"這
話怎麼說?"
第二天,魯肅陪同諸葛亮拜見孫權,
孫權早在臺階上迎接。諸葛亮先把
劉備問候的話說了,偷眼打量一下
孫權,見他氣概非凡,便打算用反
話激他。孫權客套幾句後便問諸葛
亮曹軍到底有多少實力。
魯肅回道:"我們這些人投降,還不
難謀個州縣官做;主公降了曹操,
頂多不過封個候吧!再想要今天的
身份地位,可就難了!他們的話,
都是替自己打算,千萬不能聽。主
公該馬上拿定主意才行!"
諸葛亮說:"馬步水軍,有百萬之眾。
"孫權沉吟道:"那我們怎樣對付?"
諸葛亮說:"你如果依靠吳、越一帶
的力量,能跟北方對抗,那就早跟曹操斷絕關係;要是估量著辦不到,
那麼幹跪投降的好。觀望是極其危
險的!"
孫權聽了,頗受感動,嘆息道:"張昭他們的議論,太叫我失望了。你這一番話,才說到我的心坎裏。不過,我擔心的是敵不過曹操。"魯肅便趁機請孫權來日接見諸葛亮,問他曹軍實力如何。
孫權馬上反唇相譏:"劉備為什麼不
投降呢?"諸葛亮回道:"田橫只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且守義不辱。我們主公是當世英雄,人人欽佩,即使時運不濟,也斷斷不會向曹操屈服的啊!"
孫權聽後激動地說:"我不能以江東
六郡和十萬兵眾受制於人,我也決
心抗曹了。"諸葛亮著重分析曹操的弱點說:"我們雖然吃了敗仗,可是
關羽手下有一萬精兵,劉琦也有一
萬人,足可一戰……"
文臣張昭聽說孫權決定迎戰,趕快
拉了顧雍一同去見孫權,說是敵人
太強大,隨便出兵,那可危險極了。
顧雍也說劉備是想利用東吳來抵擋
曹操;千萬不能上當。孫權一受包
圍,又有些動搖了。
"曹軍遠道而來,不懂水戰;再加上
荊州的老百姓恨透了他們。有這三
層原因,如果將軍肯跟我們主公同
心協力,那是一定會打敗曹操的。曹操敗退北方,將軍雄踞江東,我
主公佔有荊州,鼎足三分的局面就
形成了。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孫權回到內宅,吳國太見兒子心煩
意亂,滿臉憂色,就問他緣故。孫
權一一說了。吳國太道:"你怎麼忘
了你哥哥的遺囑?他不是對你說過內政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麼?"一句話提醒了孫權,馬上派人到鄱陽請周瑜來。
孫權高興極了:"聽了你的話,問題都解決了,我的主意已經決定,用不著再有別的顧慮,立刻商量發兵
迎戰吧。"孫權叫魯肅去對官員們宣
佈這個決策。諸葛亮暫回館驛休息。
周瑜本來在鄱陽訓練水軍,聽說曹
軍到了漢上,打算消滅劉備,吞併
東吳,便趕來柴桑商義對策。魯肅
第一個去迎接他,把這兩天議論的
情形都對周瑜說了。
周瑜一到柴桑,文臣如張昭、顧雍
等人都去會見他,向他施加主降的
影響。不一會兒,武將程普、黃蓋、
韓當等人也來向他陳述主戰的理
由。周瑜只是聽取意見,並說:"
明天一同見主公商量。"
周瑜還怕孫權動搖,再逼了一句:"我情願替將軍拚死殺敵,就怕你拿不定主意。"孫權霍地拔出寶劍,"
嚓"的一下砍去,把面前公案劈了一
角下來,威嚴地說:"誰要再提投降,就像這個樣子!"
第二天早晨,孫權召集文武官員議
事要周瑜給他下個決斷。周瑜說:"
曹操南下,從軍事上看,犯有四種
大忌:第一、他們的後方不安定。第二、北方人不習慣水戰。第三、
現是冬天,馬軍找不著草料。第四、
他們不服南方水土。"
孫權把這柄寶劍給了周瑜,當場封他做大都督,程普做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文武百官有不聽號令
的先斬後奏。周瑜當眾宣佈道:"
明天早上,大家集合聽我調度,有遲誤的,依軍法治罪!"
周瑜接著說:"曹操揚言水陸軍八十
萬人。人數雖多,沒有什麼可怕的,請給我精兵五萬就足以打敗曹操,請主公放心。"孫權不覺精神一振說:"你的話甚合我意,我決計要跟曹操決一勝負!"。
第二天,周瑜調兵遺將,指揮三萬精銳,水陸並進。自已和魯肅邀了
諸葛亮同船,在離開三江口五、六十里的地方下寨。
駐軍樊口的劉備得知曹軍日益逼
進,非常焦急,每天派人探聽孫權
軍隊的消息。一天,他得到周瑜率水陸兩軍西上的消息,急忙派人慰
勞,並親自乘船迎接周瑜。
第二天一早,周瑜派甘寧為先鋒,韓當為左翼,蔣欽為右翼,自己在
後接應,四隊戰船,一齊扯起篷帆,
擂鼓吶喊,向西進發,船隊駛到三
江口,就見曹軍的船隻黑鴉鴉的一
大片,從對面下來。
劉備問:"公瑾力拒曹公,深為得計。不知部下有多少戰卒?"周瑜道:"
三萬人。""太少了。"周瑜果斷地說:"足夠用。你看我大破曹軍好了。"劉備見周瑜充滿信心,高興地告辭而去。
曹操因周瑜毀書斬使,十分震怒,
命令蔡瑁、張允等一班荊州降將為前部,自己為後軍,大舉來攻。兩
軍逼近時,蔡瑁的弟弟蔡上前迎戰甘寧。甘寧彎弓搭箭,一下就把蔡射倒,甘寧部下萬弩齊發,射得曹軍不敢抬頭。
隔了幾天,曹操派人來下戰書,封
面上寫著"漢大丞相付周都督開拆
"。周瑜勃然大怒,信並未拆開,便
把它扯得粉碎,下令將來使推出斬
首;並且命令將人頭交給從人帶回,
向曹操示威。
蔣欽,韓當,從右、左兩邊衝到曹軍船隊中,這些曹兵大半是從青州、徐州來的,從來沒有水戰的經驗,
戰船一搖晃,早就站立不穩,中箭
著炮,死傷不少。雙方交戰了幾個
時辰,周瑜雖然取勝,但見曹軍船
多,便鳴鑼收兵。
篇二:三国演义小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曹操:
曹操献刀
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得无影无踪了。
陈宫捉放曹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
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借宿吕伯奢家,吕伯奢安顿他俩休息后自己出去买酒,曹操与陈宫歇了一会,忽听院子里有磨刀之声,多疑的曹操误以为他们要谋害自己,将吕伯奢一家八口全都杀死了,后来才发现是错杀好人,后又杀死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以绝后祸。曹操心里感到内疚,嘴上却不认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趁夜晚离开了他。
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曹操割发代首
曹操出征张绣途中,正值庄稼大收之际,有战士不懂爱护,随意踩踏。为安抚民心,曹操下令战士不许践踏庄稼,违者斩。一次,曹操正在骑马行军途中,忽田中惊起一鸠,曹操坐骑蹿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下达的禁令,现在自己违反了,如果不处罚,怎能服众呢?这时谋士郭嘉引用《春秋》为其开脱,此时曹操便顺水推舟,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以剑割下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
曹操割须弃袍
曹操起兵三十万,径下江南。潼关一战,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曹操梦中杀人
曹操生性多疑,常恐别人暗中加害于他。一天,他对侍从们说:“吾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近前。”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
故意蹬开被子,装作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侍从拾被欲盖,曹操突然跃起拔剑杀之,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半晌醒来,惊讶道:“谁人杀我近侍?”其他近侍以实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行军主簿杨修明曹操之意,说:“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 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杀死了他。
诸葛亮:
诸葛亮初出茅庐 火烧新野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惇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火烧博望坡)
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训练水军,准备吞并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和战不定。为联吴抗曹,诸葛亮随鲁肃过江意图说服孙权。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最后被诸葛亮说得哑口无言,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诸葛亮在众多东吴群儒面前滔滔不绝的论战,与东吴君臣谈论天下大势,指出和战利害,终于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扭转不利的形势。
诸葛亮草船借箭
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鲁肃来见诸葛亮,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也不动。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上。同时,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向曹营进发。此时,江上大雾迷漫,对面看不见人。五更时分,船只接近曹营。诸葛亮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周瑜来偷袭。无奈江上雾大看不清楚,曹操只好调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地插满了箭,天已放亮,诸葛亮下令收船。军士们高喊着:"谢谢曹丞相的箭。"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了。回营后,把箭取下,十万有余。
祭七星坛借东风
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诸葛亮主动请命,登上七星坛祭风,果然借来东南大风,助黄盖之船火烧赤壁曹营,完成大功。
锦囊妙计
刘备利用周瑜、曹仁厮杀之际,乘虚袭取了南郡、荆州、襄阳。周瑜十分气愤,此时正值刘备丧偶,周瑜计上心来,想以招亲之计,借此来囚禁刘备以索讨荆州。赵云陪刘备前往南徐同孙权之妹孙夫人成亲。临走,诸葛亮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吩咐到南徐时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时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赵云照吩
咐到了南徐打开第一个锦囊,大肆宣扬婚讯,结果周瑜安排的假戏成真,周瑜心里叫苦不迭。当刘备迷恋新婚生活时,赵云打开第二个锦囊,与刘备说曹军要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要他赶快回去,刘备和孙夫人借口去江边祭祖,一路向荆州方向奔去。被孙权、周瑜派出的军队拦住去路,赵云打开第三个锦囊,刘备依计想孙夫人哭诉孙权、周瑜用美人计诱杀自己的阴谋,夫人大怒,斥退追兵。刘备安全回到荆州,周瑜派追兵追赶,被诸葛亮安排的伏兵杀得大败,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三气周瑜
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不得。一气,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诸葛亮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二气,周瑜孙权用美人计,甘露寺招亲,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又生一计,明取西川,暗夺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差点被活捉。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空城计
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根本无法作战。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司马懿得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一出祁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出兵伐魏,一出祁山。因马谡不听将令,丢失街亭,致使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巧用空城计,下退魏兵。诸葛亮退回汉中后挥泪斩谡,引咎自责。
七擒七纵孟获
蜀汉建兴,为平定后方,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他真心归降,从此,南方稳定,诸葛亮得以从容北伐。
六出祁山、木牛流马、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被蜀军劫去。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然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才死里逃生。司马懿受挫后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帼、妇人缟素之服以及书信,以激他出战。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却装出笑脸,说道:“孔明看我像妇人吧!”接受了衣物,并厚待使者,向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听了使者的话后,司马懿心中
盘算:诸葛亮食少事烦,看来活的日子不会长久。于是越加坚守不出,静观事态发展。诸葛亮强支病体处理军务,积劳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长久,遂授兵书于姜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是年54岁。姜维遵照诸葛亮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司马懿退兵。蜀汉全国举哀,葬诸葛亮于定军山。
关羽:
关羽温酒斩华雄
刘备随袁绍讨伐董卓时,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连斩袁绍手下俞涉、潘凤。这时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捧温好的美酒一杯,让关羽饮了上马,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片刻果然斩得华雄之头回营,而此时其酒尚温。
关公土山约三事 曹操进攻徐州,刘备军战败,落荒而逃。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被困在土山,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与关羽交情不错,就去劝他投降,关羽就跟曹操约定了三件事。曹操答应,关羽就投降;不然,宁死不降。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挂印封金)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访刘备方便。听到刘备的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曹操留他不住,便赠给锦袍、路费,亲自送行。关羽经过五处关隘,斩了六员拦路的曹将。在古城会了张飞,终于重新与刘备相见。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护送刘备的两位夫人从曹营回归,一路上经过东岭关(孔秀)、洛阳(孟坦、韩福)、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滑州黄河渡口(秦琪)五关斩杀六将,终于回到河北刘备身边。
华容道义放曹操
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所剩三百人马,跟随曹操向华容道退去。关羽领一支人马栏住去路。曹操见了,只得央求关羽说:"我今天无路可走了,望将军看在我们往日的情份上,给我留一条活路!"关羽说:"你的恩情我已报答,今天不能为私情误了国家大事。"曹操说:"将军还记得过五关斩六将吗?"关羽听了,心中暗想,如果不是曹操关照,我闯过五关也保不住性命。关羽是个重义之人,摆手让曹操他们过去,曹操终于保住了性命。
关羽单刀赴会
孙权为索回荆州,屯兵于路口,让鲁肃写信,请关羽过江赴宴,打算威逼关羽交
还荆州,欲加杀害。关羽明知如此,仍独驾小舟,只带亲随10余人,单刀赴会,席上从容应变,使对方无法下手。
关羽水淹七军
孙权因西蜀拒绝交还荆州,非常愤恨,与曹操结盟,共图荆州。关羽得讯,起兵突袭襄阳,杀败曹仁,乘胜进攻樊城。曹操忙命大将于禁、庞德前去增援。关羽得信,亲自披挂前去迎敌。不料中了庞德的箭。后见襄江水势汹猛,水淹七军之计,油然而生。就在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见四下无路,投降关羽。庞德被生擒。
刮骨疗伤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该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窸窸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军侯真天神也!”
大意失荆州 败走麦城
孙权见关羽实在无礼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夺回荆州。他的大将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突袭烽火台,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在吕蒙渡江的同时,曹操派大将徐晃带大队人马攻打关羽。徐晃的兵比关羽多,他把关羽包围起来。关羽受到孙、曹两军夹击,败走麦城。这时,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麦城粮绝,关羽和关平乘夜突围,中伏被孙权所擒,因不肯投降,父子遇害。从此,荆州归了东吴。
刘备: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张飞、关羽。三位英雄都想为国出力,于是他们边喝酒边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隔日,三人来到张飞庄后的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三英战吕布
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执双股剑,也来助战。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曹操青梅煮酒
曹操出兵寿春,转战徐州,败袁术,杀吕布,官封中郎将、关内侯,威权更盛。献帝不甘心受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董承设计除掉曹操。刘备这时正依附曹操,也参与了预谋。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
篇三:三国演义10个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10个经典故事
1、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召弓弩手来向船射箭。于是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就这样,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2、赵云单骑救阿斗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镉,战十余回合,赵云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张镉挺枪来刺,忽然赵云的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张镉吓得一个劲后退。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3、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东吴统帅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连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后,冲波激浪,一点也不颠簸。兵士 们在船上使枪弄刀,像陆地上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晕眩。曹操大喜,可是谋士却说:“战船连锁固然是好,可是对方若用火攻,怕难以逃避。”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不必担心。我们在北边,他们在南边。现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哪里有东南风?他们如果用火攻,岂不是烧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见识,于是放松了警惕。
谁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善观气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准备。这时,曹操收到黄盖派人送来的信,约好来投降。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果然看见黄盖领着十多只小船,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黄盖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着火的小船借着东南风,直撞入曹操的战船营里,曹操的战船立刻着火,因相互被铁链锁住,无
法脱逃,登时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军营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
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因而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火烧赤壁,还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黄盖被周瑜责打然后诈降曹操,被称为“苦肉计”,而庞统是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建议曹操用铁索连船,致使曹军战船被火攻时难以逃脱,此计被称为“连环计”。
4、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5、舌战群儒
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第二个回合: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
6、七擒孟获
前因:诸葛亮准备北伐,然后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故事: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他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了汉营。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这次,汉营大将们都有些想不通。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是像开玩笑一样。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战。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
鹿大王。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真兽几倍的假兽。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了。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
后果: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7、诸葛挥泪斩马谡
马良的弟弟马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四川,任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有过人的才华,喜欢讨论军事、计谋,丞相诸葛亮器重有佳,刘备临死跟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的,你要仔细考察他!”诸葛亮认为不对,让马谡当参军,经常召见他,通宵达旦的谈论事宜。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当时跟随的有宿将魏延、吴壹等,大家都认为他们适合当先锋,但诸葛亮力排众议提拔马谡,率领大军在前(当先锋),与魏将张邰在街亭大战,被张邰打败,部队溃散。诸葛亮进兵没有据点,只好退兵回汉中。马谡因此入狱死后,诸葛亮为他哭了。马良死时才三十六,马谡死时才三十九。
8、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角,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
9、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一是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二是如果这时灭掉魏国,会使吴国全力攻击蜀国,使蜀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
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听谋臣之言,亲自向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10、青梅煮酒论英雄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
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
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
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
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
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
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
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
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
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
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
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
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
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
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
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
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
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
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
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
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
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
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 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16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