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正文

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2017-03-05 05:52:0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关于苏轼的中考作文文档

关于苏轼的作文

对于苏轼,我有一种特别的亲近。

小时候,每逢家乡来客,父母招待客人的最高规格就是请客人作东坡赤壁游。我知道,这些客人不少是慕名前来一睹赤壁千古尊容的。在一次又一次陪客人逛赤壁、无数次听父亲栩栩如生地讲述苏轼在黄州的故事和传说后,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大文学家在我心中便烙下很深很深的印迹。我为生活在苏轼曾经生活过的这块土地而自豪和幸福!

长大了,我从书本中认识了苏轼,渐渐读懂了苏轼。后来,身临其境:泛舟赤壁矶下,划船击浆,仰望斑驳峭壁上那飞檐翘角,遥想峨冠博带、须髯(r醤)飘飘的东坡居士,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心中不禁生出无限的旷达与豪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那是他人生处于最低谷的日子,然而,他并没有消极遁(d鵱)世,谪居黄州的四年多,成了他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的最辉煌时期。他的“两赋一词”脍炙人口,流芳千古。黄州成就了一代文豪苏轼,黄州也因苏轼和他的“两赋一词”而名扬天下。尽管苏轼在黄州只有四年多的时间,但他留给世界、留给中国,留给黄州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笔多么巨大的精神财富啊!黄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因苏轼而熠熠生辉,光今昔对比耀古。这是黄州人的骄傲,黄州人的福祉。

苏轼没有离去。我在黄州生活这么多年,苏轼一直鲜活在我的生活之中。父亲自从在高校教授古典文学以来,苏轼一直是他研究的课题。那些年,他经常携带论文参加全国苏轼研讨会,全国各地的苏学专家也出席过在黄州举行仪式的研讨活动。我依稀还记得父亲还曾担任过东坡研究所的秘书长。黄州的苏学研究开展得红红火火。到我家的客人,话题也多是谈苏轼。二十多年间,父亲先后独立或是与人合作出版了三本苏学专著,有两本书还是我校对的。耳濡目染,我对苏轼还是相当熟悉,他完全从书中走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了。可以说,我是在了解苏轼、感悟苏轼、品味苏轼的过程中逐渐长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感觉苏轼就在我们的身边,他那“吟啸徐行”、“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组合在一起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生动。

即使在今天,我仍然没有离开过苏轼。苏轼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也会从事一项叫文学的工作,我有幸做了一名党报副刊的编辑。几年来,经手的稿件不计其数,而咏赤壁,写苏轼的文章总让我倍感亲切,心存感怀。他的作品,他的文才,他身处逆境,达观向上、超脱豪迈的积极处世态度值得我永生学习和追求。每当编完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我如同与苏轼作了一次漫谈,仿佛徜徉在苏轼留芳千古的瀚墨书香之中,心灵总是得到净化、陶冶和升华。

苏轼没有离开黄州。黄州人热爱苏轼。黄州的山水对苏轼都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不,苏轼那尊高大的塑像高高屹立在赤壁公园正中,每天前来凭吊的人络绎不绝。那是黄州人对苏轼最好的纪念。每次到赤壁,我都要在塑像下逗留好久好久。苏轼,你这千古人杰,是在感叹昨日浠水“门前流水沿能西”,还是在吟咏今日黄州日新月异的巨变呢?是啊,民风淳朴的古城黄州已经旧貌换新颜,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倘若你九泉有知,一定会写出新的前后赤壁赋吧!

黄州,我们为你而自豪!

苏轼,我们因你而骄傲!

啊,永远的黄州,永远的苏轼!

篇二:读《苏东坡传》有感

读《苏东坡传》有感

林语堂著 出版: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8月第一版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林语堂在序中这样说道。我经常见到有作家只是为了乐趣而写文章,但没想到会记录得如此完整却语言婉转自然。在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后,我不仅更加了解了苏东坡,也对林语堂本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原来我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过许多苏轼的文章诗词,也仅仅听过一些有关他的佚事。我心中已经赞叹,这真是文学大家。望着书的封面,我想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思绪;我想到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柔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我也想起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怀着满满的好奇心我读完了此书。我知道了许多曾不知道的事,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人好朋友,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 林语堂写道:“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尽管如此,苏轼的一生无疑是成功而值得我们借鉴的。虽然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不平,但得意之时还是比失意的时候多,怎能不自在逍遥呢?

认识林语堂也是在课堂上听说过其奇闻佚事,他以幽默的文笔出名。但在《苏东坡传》中我却更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专注与感性。有人评论道,没有人能像林语堂一样把苏东坡分析得如此透彻。我也十分赞同这点,对于一个自己崇敬而喜欢的人,每个人都会对其深入地了解,但能将之记录为文字并继续影响其他人为之动容的,少之又少。林语堂读懂了苏东坡的朴实而高尚,读懂了苏东坡的固执而善良,亦读懂了苏东坡的真性情。或许就是这样,林语堂对自己崇拜的人的描写中并没有用太过华丽的字词去堆砌,而只是朴素地完成了这部传记。这样也的确和苏东坡的性格十分相符。在读《苏东坡传》时,既能读出苏东坡那淡淡的味道,也能读出林语堂这淡淡的味道。林语堂说过:“我不是把书当小说写的。”虽然他写的都是事实,但是那事实读来却并不乏味,通过合理的想象修饰,人物都活起来似的。这些,也正是我们读者想要的。

读完《苏东坡传》,对两位文学大家,我都更加了解,更加喜欢了。 最朴实的作品就如不加修饰的大自然一般,丰富多彩。

篇三:命题作文:心中的高峰

关于“高峰”历来众说纷纭。杜甫曰“会当凌绝顶”;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而我,没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我也没有那么宏伟的远大抱负,我更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气。

但是,我的心中有那么一座高峰,就是我的引领者,和此生不变的敬仰者——苏格拉底。

我常常梦想那个夜晚。

那一夜,一定有着海洋国度令人清醒而震撼的夏夜与星空。狭小的囚室关不住跃动的火焰,映着你平静的面色,一如此刻的爱琴海,宁静而深沉;又如同那个终于挣脱了锁链看清了世界的囚徒,带着对同类的悲悯。

弟子们陆续到了,脸上的沉重与你的自若,使人误将你认作是世界的行刑者,而我们都是等待救赎的囚徒。

然而你只是微微一笑,继续着往昔的交谈与引导,直到一个同学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汹涌,涕泪纵横,才给这里染上了悲戚的颜色。另一个同学又来劝你,只要肯逃跑,他有能力保你安逸一生,你仍然只是微笑,一笑打破了我辈的世俗,流传于身后的千载,震撼着一颗颗年轻的心。

明日就是刑期,生命有所止尽,信仰却无尽——你竟开始开导我们。美德与灵魂都将永生不朽,你这样说着,轻轻接过那杯泛着绿光的毒酒??

一切便朦胧起来了了,隐约听到一句还债的请托。

我终于可以痛快的哭出来了,却又转瞬间乾坤改换。

那又是一个夏夜,我们此刻盘膝而坐,头顶是同样一片繁密的星河。我看不到自己的脸,却看到你仍在仰望着夜空,脸上写满虔诚。

美德是什么?你问。

荣誉?正直?勇敢?尽职?我抛出一些答案

你又挂起微笑,摇头不答,却继续问我:如果不分贵贱、男女,这些还适合吗?我于是语塞,低头,脑中开启了一段更玄妙而深刻的沉思。

不经意间瞥眼,看到的是你的眸子里,映着星光,和对神的智慧的真挚渴望??

这个夜晚也渐渐模糊了,只记得有两个灵魂和一段深刻的对话,那仿佛是我与你,又好像我只是在旁观,记不得谈了什么,我却深深的体会着一种求知的欣悦,还有震撼——震撼于你平等的姿态,震撼于你探讨的真诚,震撼于你对智慧的虔敬。

出离梦想,久久无言。

你自命为思想的“助产师”,却成为了信仰世界的创世人。你从此是我的引领者,是我心中不可撼动的高峰。

这座高峰,巍然而不动,高大而谦和;这座高峰,并非高不可攀,而更乐于以自己的高度成全我们的远望;这座高峰,使我只叹高山仰止,甘愿以一生来攀登。

而那夏夜中坚韧与求知的灵魂,将永生铭刻于我心中的碑石。我期待,有朝一日,由我之手,将这碑石亲手立在你的顶峰。

By somebody from “邹平一中”


我心中的苏轼作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15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相关文章
  • 我心中的苏轼作文

    关于苏轼的中考作文文档关于苏轼的作文对于苏轼,我有一种特别的亲近。小时候,每逢家乡来客,父母招待客人的最高规格就是请客人作东坡赤壁游。我知道,这些客人不少是慕名前来一...